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学科竞赛的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8 12:06: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基于学科竞赛的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

与运行机制研究

【摘 要】本文研究四个问题,一是学科竞赛背景下的现代传媒实验室开放现状;二是现代传媒实验室开放形式的特殊性和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三是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实际运行存在的问题,四是鉴于以上情况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配套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学科竞赛;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

现代传媒实验室是国内高校实验室的一种,一般涵盖新闻、广告、传媒等专业,仪器设备较多,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在管理与运行方面有很大研究空间。本文以吉首大学的现代传媒实验室为研究点,整体观照此类实验室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一、学科竞赛背景下的现代传媒实验室开放现状 实验室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社会服务的窗口。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组成部分,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它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推动学院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大学生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创新能力和专业技能的重要方式,以竞赛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随着学科竞赛项目的增长,实验室的功能也在这变革中悄然发生了变化,它除了实践教学功能,还增加了竞赛作品“生产车间”的功能。

二、现代传媒实验室开放形式的特殊性和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困难

现代传媒实验室不仅承担常规教学任务,而且因为涵盖的专业都为应用型专业,对开放的程度要求较高,各种竞赛、练习、实践形成了实验室的特殊开放形式。实验室的特殊性给管理带来了困难,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工作量增加。从上表统计数据来看,实验室每学期因为竞赛增加课时21941个,占总课时36.7%。实验室每周开放6天,每天开放12个小时,管理者投入的工作量明显增加;二是管理难度增加。摄像机、照相机的正常教学使用与管理与课外不定期的借用导致借还时间长,使得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协调好教学与课外开放的关系。学科竞赛给非编室的管理难度加大,周末、晚上学生借用设备的频率高,管理难度大。三是设备的老化和损耗增大。各种竞赛以及大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工程,给创业团队提供设备、场地支持,设备的使用率明显提高。设备使用率提高后,设备的损耗增大,维护压力增大,设备的存量不够,需要增加设备投入。

三、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与实际运行

精品文档(可编辑) 值得下载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梳理,发现其已经不适宜现在的实际运行情况,需要做出修订完善。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管理体制陈旧残缺,内容不够。目前沿用的管理制度是在学生规模不够大,仪器设备数量少,各种竞赛少,课外活动少的时代背景下制定的,适用于当时的实验室。实验室制度的内容上主要针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教师的管理、实验室卫生等方面,对课外竞赛等方面的管理未纳入制度,甚至新建的一些机房都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因此,对比当下的情况,沿用的制度是陈旧残缺的。

二是管理体制过于死板,对课外开放限制过严。因为设备少,经费紧张等多种客观原因,以往的制度对仪器设备、场地的管理做了很多严格限制,譬如为确保教学的使用,原则上禁止学生课外使用设备,周末一般不向学生开放。为减少设备的损耗,延缓设备的老化,对学生的借用都做了限制,不鼓励学生积极外出练习,更谈不上主动和校外单位进行合作,共享设备和人力资源。

三是缺少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以往的管理制度以限制和封闭为导向,其运行机制自然是围绕教学中心转,新的制度以开放和鼓励为导向,需要新的科学的运行机制,需要

基于学科竞赛的现代传媒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73e97ima0a6ri16ozy38gut0xt46013vc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