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单选题
1.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2.三民主义作为比较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其实质是( ) A.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
B.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 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要求 D. 提出平均地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蒋介石曾说,“我们中国要在20世纪的世界谋生存,没有第二个适合的主义”,必须确立三民主义“为中国唯一的思想,再不许有第二个思想来扰乱中国”。这一言论可以用来说明蒋介石( ) A. 坚定地捍卫三民主义 B. 表达争取独立的决心 C. 借此树立民众的信心 D. 为专制独裁制造舆论
4.1896年,孙中山言其革命:“……人或云共和政体不适支那之野蛮国,此不谅情势之言耳。共和者,我国治世之神髓,先哲之遗业也。”这表明孙中山认为( )
A.共和思想是孔子大同思想的继承发展 B.孔子为倡导共和的导师
C.中国传统文化蕴含共和思想,实行共和符合世界潮流 D.共和是彻底否定封建传统道德文化
5. 20年代初,孙中山曾认为:“集权专制,为自满清以来之秕政,今欲解决中央与地方永久之纠纷,唯有使各省人民完成自治……中央分权于各省,各省分权于各县……不必穷兵黩武,徒苦人民。”这表明孙中山主张( ) A.民主共和 B.联俄联共 C.三权分立 D.联省自治 6.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 )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精神 B. 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 C.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精神
1 / 6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7.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这三位伟人思想的相同点不包括( ) A.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
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D.对农村土地问题给予了关注
8.“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出自下列哪一思想理论中( ) A. 孙中山旧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B.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 C. 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邓小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孙中山说:“共和国家成立以后,是用谁来做皇帝呢?是用人民来做皇帝,用四万万人来做皇帝。”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平易地解释了要实行民权主义的思想 B. 通俗地表明了要建立君主立宪的思想 C. 形象地描述了要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 D. 无奈地迎合了老百姓心中的帝王思想
10.孙中山说:“我国民要脱满洲政府束缚,要将满洲政府所有压制人民之手段、专制不平之政治、暴虐残忍之刑罚、勒派加抽之苛捐与及满洲政府所纵容之虎狼官吏,一切扫除。”他意在( ) A. 建立中国同盟会B.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 改善工农生活
11.2011年4月30日至5月3日开展的“辛亥革命以来重要历史人物文献展” 将以辛亥革命胜利一百周年为契机,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民主革命先驱为民众争取三民主义做出的重大努力。1904年,《江苏》杂志有署名“荆鸵”者为五胡十六国时期屠戮胡人数十万的汉族人冉阂立传,颂其为“震古烁今,扭转乾坤”的“中国民族主义大豪杰”。这篇文章表明了当时( )
①民族主义以“排满兴汉”为主要内容 ②革命成为当时的主要潮流 ③三民主义深入人心 ④革命以建立民主共和国为目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总结历次革命失败的教训之后,深感:“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
2 / 6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为师,断无成就。”孙中山在这里强调中国革命必须( )
A.效法俄国走城市武装斗争的道路B.接受苏俄的帮助建立自己的武装 C.扩大中国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赢得民族独立 13.1911年张謇当选为由咨议局改组的江苏临时议会议长,还剪掉了辫子,并且在日记上写道:“此亦一生之大纪念日也。”促成张謇行为和思想发生转变的背景是( )
A. 清末新政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B. 清朝政府拒不改革导致人心涣散 C. 革命迅速发展使立宪派分化 D. 江苏省宣布独立以维护商人利益 14.孙中山先生在其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 三民主义B. 《讨袁宣言》C. 三大政策D. 北上宣言
15.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
A. 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B. 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C. 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D. 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16.下列中国近代思想主张出现最晚的是( )
A. “夫不可变者,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 “君权与民权合则情易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
C.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故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D. “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17.有人说:“孙中山先生的民主思想是对西方启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指的是( )
A. 反对君主立宪制度 B. 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C. 主张国民一律平等 D. 实行五权分立制度
18.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期望中国革命( ) A. 排满反清相结合 B. 民族民生革命相结合 C. 反帝反封建相结合 D. 民族民主革命相结合
3 / 6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19.《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创立民国” C. “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D. “天下为公”
20.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宣誓:“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对该誓词理解正确的是( ) ①说明当时清朝统治已经被推翻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③反映了孙中山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④表明外交上希望得到列强的认可和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中国近代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积极领导和参与民主革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加以实践。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对于世界诸民族,务保持吾民族之独立地位,……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以驯致于大同,此为以民族主义对世界之诸民族也。
——孙中山《中国革命史》
材料三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梁再现。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1929年)
(1) 据材料一,概括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办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办法体现
4 / 6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 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在民族方面的革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分田分地”是哪一重大行动?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探索出的革命道路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5 / 6
2019届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
1.A2.B3.D4.C5.D6.C7.A8.B9.B10.B11.A12.C13.C14.C15.D16.C17.D18.D 19.C20.C
21.(1) 分配土地的办法::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核心思想: 农民平均主义
(2)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功绩: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3)行动:土地革命; 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反封建
6 / 6
主要任务:反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