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汽车零部件行业调查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14:03: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6 :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的:机电网

从图7可以看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在2002年增长非常迅速,2005年增长率则非常低。随后又恢复快速增长态势,但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降,受到汽车整车产业影响。2011年增速放缓。但汽车零部件销售产值绝对量仍然逐年增加。市场容量不断扩张。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总收入达到18905亿元。大约是2001年1601亿元的12倍。

在企业分布方面,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销售状态不一。随着外资企业频频进入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领域,使我国本土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目前,我国国内资汽车零部件厂家的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至25%,市场份额的相对弱势表现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劲缺乏底气。有数据显示,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研发投入的比重上远低于跨国企业,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一般只占销售收入的0.6%左右,而跨国公司的比重大概能达到7%-10%。内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产品开发方面的明显滞后,严重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图8所示,2011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中,外商与港澳台企业所占份额约为50%,国有企业约为10%,股价制企业11%,私营企业为15%,其他企业为14%。

图7: 2011年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收入分布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3、进出口情况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结构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汽车零部件出口已经形成了以山东省、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为骨干的重要出口基地,并依据不同产品形成各自的梯次供应格局;汽车零部件出口目的地集中于传统的汽车大市场如美国、日本的同时,形成了较宽范围的梯度供应格局。

图8 2001年—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金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图9 2001年—2011年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的:汽车工业协会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字,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达到466亿美元,同比增长26.94%以上,是2001年同期的13.49亿美元的35倍。如图9所示。按照产品大类分,行驶系统出口所占份额最大,以近191.56亿美元高居榜首,占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的41%,其次是汽车电子电器,出口金额超过86.48亿美元,比例达到18%。转向系统及其零部件的出口金额所占份额最低。具体情

况见图10.

图10 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金额比例

数据来源:汽车工业协会

四、 近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发展概况 1、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的整体水平基本满足了国内引进车型的配套要求,而且,有的企业已具有一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往海外市场。在上海、浙江、江苏、湖北、重庆、广东、吉林、辽宁、天津、福建、安徽等地,形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基地。

2001-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企业从业数在不断增加, 2007年为7171,2011年为11025家,与2000年的2430家相比,翻了4倍多。企业从业人数也远远超过200万人。 2、 外资企业在华情况

随着汽车跨国大公司全部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德尔福、博世、伟世通、电装、江森、李尔等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企业,也纷纷来华投资,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在华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4亿多美元,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近5亿美元,产品三分之一出口;博世公司,建立了覆盖全中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拥有150多家售后维修服务站;伟世通公司在中国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生产汽车内外饰件、电子、电器等汽车零部件;日本电装公司在天津、烟台、重庆等地开设了多家独资、合资企业。 五、竞争格局分析 1、 区域竞争分析

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由于受经济环境及地域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地域差别。从近几年发展情况来看,大型企业集中分布在华东地区,企业数量占到总统计数的50%以上,其次为华中地区。图15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分布图。

图11 2011年汽车零部件工业产值分布图

数据来源的:国家统计局

从区域分布情况看,长三角工业产值所占份额最大,达到33.4%,其次是东北,达到11.4%,东北地区约占9.6%的份额,其余45.7%则散布于全国其他地区。 2、企业竞争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出现了由国资、民资、外资三大主体构成的竞争格局。国有企业主要是过去形成的配套体系,以内部配套为主,现已开始尝试跳出原有企业集团的配套范围,拓展新空间;民营企业由于过去与整车很少有直接配套关系,多为二级、三级配套商,或在零售市场、出口市场上拼搏;外资零部件企业多由实力强大的世界级零部件供应商控制,经营管理水平高,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并与跨国公司整车有原配套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

图12 2011年零部件进口金额企业份额

数据来源:商务部统计数据

由图12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金额中,中外合资与合作企业占了53.38%,外商独资企业占了31.4%,国企所占份额只有11.5%,集体企业和私人企业所占份额分别为3.1%和.62%。

图12是2011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所占份额统计图,外商独资企业占的份额为35.43%,中外合资与合作企业占的份额为23.58%,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为11.62%,私人企业占据了26.14%的份额,集体企业占的比重为3.23%。从图中可以看出,拥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所占据的份额约为60%,私人企业所占份额超过了国有企业,说明我国私营企业正在逐渐成长,竞争力也不断增长。

搜索更多关于: 汽车零部件行业调查报告 的文档
汽车零部件行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fbo1qthx1lh1d7s0l19lpyv23wp8008hs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