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们讨论“单独二孩”政策目标人群及相关问题分析。政策出台的背景,大家已经很熟悉了,我就简单表述一下: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有几个基本概念普及一下,一是,双独,即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二是,双非,即夫妻双
方都不是独生子女;三是,单独,即夫妻双方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另外,单独家庭妻子处于15~49岁之间的这部分妇女将单独育龄妇女,那么符合单独生二孩的人到底有多少?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和1990年以来的人口普查数据估计,2005年全国“单独”育龄妇女在1800万人左右,估计值的下限在1720万人左右,上限在1910万人左右。更进一步,预计2013年全国有单独育龄妇女在3300万左右。从单独育龄妇女占全部育龄妇女的比例来看, “单独”育龄妇女的比例在8%左右,那么,已经生育过一个孩子,还没有生第二个孩子的单独育龄妇女就更少了,估计此类育龄妇女2013年有2000万左右。此外,一孩单独育龄妇女中还分为两类,一是农业户口,二是非农业户口,前者如果一胎是女孩,本来就可以生二胎,因此农业户口的一孩育龄妇女只适用于一胎是男孩的,这样算下来,符合新政策的人群可能就又少了很多,大概有1000-1200万左右。单纯从此次政策的目标人群看,你会看到符合这次政策的主要是非农户口。
中国应平稳、尽快实现全面二孩政策
根据现有调查数据和研究结果,如果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未来40年中国人口将实现零增长并进入快速负增长阶段。如何更积极稳妥地调整现行生育政策? “单独”二孩政策已经出台,那么接下来是全面放开二孩,甚至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国家生育政策调整除了担心人口大起大落、大量出生堆积外,其实人口学者也担心即便是调整了生育政策,老百姓的生育率短期回升,但长期仍然持续下降并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无疑,抢生、超生造成很大出生人口堆积,将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但低生育率陷阱同样带来很多人口结构问题。
生育政策不是一个单一的政策,是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和老百姓长期切身利益的政策。当然,生育政策调整过程也会面对很多具体问题,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政策调整前后相关政策衔接的问题。在生育政策调整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由于担心政策多变的抢生和超生问题。政策的平稳衔接和过渡既符合老百姓的长远切身利益,也符合国家的长期发展目标。同时,加强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和深入研究,正确判断政策的影响和未来出生人口的变动趋势,积极应对可能由于出生人口堆积带来的短期或长期医疗、教育、就业、健康等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我个人的政策建议是:让中国平稳、尽快实现全面二孩政策,尽量化解可能由人口堆积带来的各种风险,这也应是未来生育政策的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