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7 16:59:4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

纲(岳麓版)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 1 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协商建国: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这次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重要准备。

(2)内容: 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②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决定新中国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平,改名北京。 采用公元纪年,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五星红旗为国旗。 ④决定在天安门前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54门礼炮齐鸣28响的象征意义:54门礼炮象征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54个领域、界别的人士,28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了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中国从此进入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2) 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它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的和平解放:1951年秋,西藏和平解放,至此,除台湾等沿海海岛及香港澳门外,祖国大陆全部获得解放。

1 第 2 课 抗美援朝 1、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实行敌对政策的两例具体史实: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侵略朝鲜,轰炸中国东北边境。

2、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 抗美援朝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 (志愿军战士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原因是他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

) 4、抗美援朝胜利的时间、标志及意义: (1)时间、标志:1953年7月。

朝中代表同美方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2)意义: 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拓展延伸: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

结合抗美援朝以及中国近代史的学习,谈一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族入侵的胜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增强综合国

力;走科技强军之路,不断壮大国防力量;继承发扬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光荣传统等。

第3课 土地改革与国民经济的恢复 1、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3年春)的法律依据、总政策及历史意义: (1)法律依据: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 2 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意义: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2、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恢复的政策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稳定物价;统一财政,实现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大量节减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等。

3、列举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措施: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

第二单元 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第 4 课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1、“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1953年---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列举我国在“一五”计划期间的建设成就: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解放”牌汽车;②沈阳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④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通车等。

3、“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通过“一五”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也为以后的国家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

第 5 课 三大改造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三大改造”指什么?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3 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主要任务,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公有制主义。 3、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4、1954年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采取赎买政策与公私合营形式。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这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5、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经济成为国家的主体经济成分,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建设 1、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形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岳麓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vhgi8tgkp7e16g2f5026bod04q39t00ox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