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檐装饰(2)天花
宋式名词 平 綦 平 暗 藻井与 斗 八 背 版 难子(护 缝)与桯 贴 福 明 袱 方 井 清式名词 天 花 (顶棚) 藻 井 天花板 支 条 似贴梁 似穿带 天花梁 天花枋 天花垫板 帽儿梁 井与井口 苏州地区名词 棋盘顶 棋盘顶 鸡笼顶 天花板 支 条 似手木 天花梁 枋或串 方 井 词 介 屋内上部用木条交安为方格称天花亦有称“藻井”。 天花之一种,作密而小的方格。 将天花作成复杂且华丽的层叠式成穹窿状或八边形(称八斗)方形的顶棚。 建筑物内上部,用木条交安为方格为井,井内铺板为“天花板”以遮蔽梁以上之部分。 贴于天花空隙处用木条遮蔽小木条用于四边较宽厚的木条称“桯”。 贴在桯身上安天花板之木料。 为天花板背上的半圆形木档。 在大梁及随梁枋之下,前后金柱间安放天花之梁。 在左右金柱间,老檐枋之下,与天花梁同高放天花之枋。 老檐枋之下,天花枋之上,两枋间之垫板。 天花井支条之上,安于左右梁架上以挂天花。 天花支条按面阔进深列成方格,每个方格称一“井”,方形称“方井”八角形称“八角井”。井内装天花板,并绘彩画其最外一周部分称“井口”,又称“井口天花”。 天花梁抹角部分三角形装饰。 藻井正中的圆形或多边形的顶。 斗八藻井中位在压厦版上45°抹角之枋子上承斗拱及斗槽板。 位在八角井斜形盖顶。 在算桯方斗拱朵与朵间之木板。 阳马间顶版。 藻井转角处弧形湾木枋。 角 晔 明 镜 随瓣方 压厦版 斗槽版 背 版 阳 马 轩(一卷 棚轩顶) (一卷棚回顶) 轩为厅堂里外廓,其屋顶架重椽(天花)作假屋面,使内部对称,因位置不同分有楼下轩、骑廓轩、副檐轩、满轩等其他形式。见弯椽条。 3.扶梯:
宋式名词 胡 梯 望 柱 促踏版 踏 版 促 版 颊 晃
清式名词 楼 梯 抹梯柱 踏 步 踏 步 起 步 (晒版) 大 料 苏州地区名词 楼 梯 抹梯柱 踏 步 拔 步 脚 板 (起步) 梯大料 横料(串) 词 介 用踏步供垂直上下的构件。 安抹手木的短立柱。 楼梯的阶级。 楼梯阶级水平面之部分。 楼梯阶级之竖立部分。 安梯档阁促踏版的通长大料。 颊边之横木。 13
两 盘、三盘告 折 二折、三折 梯中置平座(平台)转折二至三折而上的扶梯。 四、石作——基础、台基
宋式名词 筑 基 (屋基) 土衬石 压栏石(地面石、子口石) 角 柱 须弥座 清式名词 地 脚 (地基) 斗板石(埋 头陡板) 土 衬 阶 条 角柱石(好头石) 须弥座 苏州地区名词 基 础 开 脚 领夯石 绞脚石 塘 石 土衬石 阶沿石(锁壳石) 阶 台 词 介 房屋基础的地下部分,把房屋本身及其他一切荷重传给土层地基上。 房屋基石掘土筑槽。 基础最下三层三角石,以木夯夯之的基石,其上砌石称“一领二叠石、一领三叠石”等。 叠石以上乱绞砌的块条,又称“乱纹绞脚石”。 条石,砌地下基础之塘石称“糙塘石”,露出台身的称“侧塘石”。 基础部分之一,糙塘石以上露出地面之石。 台基四周外椽露面之石条。 台基角上或墀头半立置之石。 砧,石砌成之平台上之建筑物。 开基(址) 刨槽(基槽土槽) 台(阶基) 台 明(台基) 金刚座(细 露台上下均有凹凸线脚的台基或坛座。苏地在内檐装眉露台)地墙枋 修罩下之座称“细眉座”。 拖泥部分或仰浑(下荷花瓣) 宿腰() 托浑(上荷花瓣) 似荷花柱 托浑(下荷花瓣) 台口(台口石) 填 土 磉 石 磉窠(磴) 鼓墩或木墩 欢 门 角 兽 枭 浑 地面起突(底) 铲地起阳 须弥座最下层枋子。四角镌有三角纹饰,称圭角。 须弥座下枋以上部分。 须弥座上下叠涩线脚之间(正中)部分。 上枭位在须弥座束腰之上枋。 须弥座转角处雕有纹样的短柱。 须弥座束腰以下之枋。 台阶口之石。 房屋台基内的填土。 在台基之下,柱的磉墩间砌的短墙栏土按位有埚砌拦土、金栏土、檐栏土等称。 鼓磴下所填方形石与阶檐石平,来承托柱下之石,苏地按磉位分有步磉、半磉、前、后廓磉、半边游磉等。 柱下之石础形式之一,形如倒复之盆形,故名覆盆。 柱下之石础形式之一,圆形石础周边起 形。 柱下石或木础之一种。 门首做枭混弧线的门。其意义是一尊贵的入口。 用砖石层层向内外出跳的结构。 须弥座转角和望柱外椽下,镌成龙兽形作出水用的装饰。 上凸下凹的嵌线。枭是凸面嵌线,混是凹面嵌线,圆角的称“混梭”;方折角称“梭”。 石、木雕镌中高浮雕,去地(底)。 石、木雕镌中低浮雕去地(底)。 14
地 袱(圭角) 圭 脚(龟脚) 下罨牙砧 束 腰 上罨涩砧 角 柱 合莲砧(通浑)或下罨牙砧 方涩平砖 布 土 柱 础 (石碇) 覆 盆 鼓 壶 门 叠 涩 螭 首 出 混 剔地起突 压地隐起
似下枋 束 腰 似上枭 似达马 似下枭 或带复莲 上枋或地袱 填 箱 栏 土 柱顶石 磉 墩 古 镜 石 鼓 螭 首 枭 混 似混雕 仪半混雕 减地平鈒 素 平 混 作 平 鈒 实 雕 打 剥 粗 博 细 尘 褊 梭 斫 作 磨 砻 线 雕 素 平 混雕(全雕) 实 雕 采地雕 似做粗 似做粗 似做细 似凿螭 似占斧 褊 光 阴 纹 素 平 圆 作 双 细 市双细 凿 细 勒 口 督 细 石、木雕镌中线刻。 石、木雕镌中无花纹。 石作雕镌中圆雕方法,清式又称“全形”。 石作雕镌中不去地(底)的线刻。 石作雕镌一去地底的高或低浮雕。 石作雕饰物在表面,地部雕有花饰来突出主题的一种雕法。 造石次序之一。石胫加剥凿去其梭角。 造石次序之一。石料经剥凿再加一次凿平,使石料表面大致平坦。 造石次序之一。经双细后再上錾凿使其平面均匀密整之工作,使石面基本平整。 造石次序之一。石料经做细后在表面边缘轩出轮廓线的光口。 造石次序之一。石经勒口等工程,再加凿,使表面进一步的平整。 造石次序之一。石材表面和雕物经最后加工磨砂,使其光滑。 似影雕(隐) 起阴纹花饰 五、栏干
宋式名词 钩 栏 鹅 项 卧 棂 拒马叉子 华 版 寻 仗 撮 项 云 拱 ( 项) 大小华版 盆 唇 地 袱 踏 道 清式名词 栏 杆 靠背栏杆 (鹅颈椅) 朝天栏杆 坐橙栏杆 纤子栏杆 栏 板 扶 手 项 净瓶荷 叶云子 栏 板 地 袱 踏 跺 苏州地区名词 栏 杆 吴王靠(美人靠) 坐 栏 木 栅 栏 杆 扶手木 花瓶撑 花瓶撑或 三伏云撑 栏 板 词 介 台、坛、楼或廓边防人物下坠之障碍物,宋式分“重台钩栏”与“单钩栏”二类。 可以坐的半栏在外缘附加典形靠背。 临街商店门面平顶上之栏杆。 用木、石、砧做墩子,搁横斜的低栏,也可供坐凳之栏。 用横向木料分栏的形式,长栏板部分。 只有望柱,立柱不围栏板,仅用横木与地袱的栏杆。 位于地袱,扶手间的版状构件,有木、石、砧三种。 栏杆及扶梯上供人上下扶拉用的通长材料。 石栏杆中部凿空,存留花瓶状之撑头。 石栏杆中部凿空,存留花瓶状一部分。 栏杆之木或石竖之板,镌刻花纹的栏板称“华版”。 压栏板之横枋。 临地面最下一层木或石枋子。 阶 沿(踏步) 由一高度达另一高度之阶级,正面及左右皆可升降之踏跺,清式称“如意踏跺”,殿堂左右各做一踏道。宋式称“东西阶”。 踏 步(副阶站) 影 身 副阶沿石 踏跺组成部分之一,每级可踏以升降之石。 阶级竖立部分。 踏跺之最下一级,较地面微高一、二寸。 15
踏 促 面
级 石 踢 如意石(燕窝石) 幔 道 副 子 陛 象 眼 姜 察(马道) 垂带石 御 路 象 昭 姜 察 垂带石 菱角石 用斜面做成锯齿形之升降道。 踏跺两旁由台基至地上斜置之石。 宫殿台基前,踏跺之中,不作阶级而雕龙凤等花纹斜铺之石。 清式:1.对建筑物上有直角三角形部分之流通。 2.踏跺垂带石下三角形部分。 六、屋顶 宋式名词 青灰瓦 板 瓦 筒 瓦 合 瓦 仰版瓦 陇 剪 边 正 脊 清式名词 瓦 顶 灰 顶 苏州地区名词 瓦 面 词 介 瓦顶盖瓦形式有:灰顶、仰瓦顶、棋盘心、仰瓦灰梗等。 用二种色的琉璃瓦。青灰涂墁之屋顶。 灰色无釉之瓦,又称“片瓦”。 横断面作小于半圆弯凹状之弧形瓦。 断面作半圆形之瓦,有上釉和不上釉二种。 俯置之瓦多于两爿。 瓦之仰置、叠连接成的瓦陇。 盖于回顶建筑,无正脊即卷棚顶之脊瓦。 两楞瓦之距离填于底瓦,围屋面四周或左右二侧铺筒瓦、青瓦,其他做灰顶、青瓦也有。 屋面盖瓦一排称“楞”。 正脊之下瓦称正当沟,吻座下称“吻下当沟”,在戗脊之下,瓦陇间称斜当沟。 围屋面四周或左右二侧铺筒瓦、青瓦,其他做灰顶、青瓦也有。 屋顶前后两斜坡相交而成之脊,有砧瓦叠砌,有用预制的,形式很多。苏地有“清水脊”,两端做有“甘蔗”雌毛、纹头、哺鸡、口甫龙等脊形。 屋脊中部用砧瓦叠砌各种漏空纹样。 自正脊处沿屋面下垂之脊。 小式瓦陇最下翻起有边之瓦。边做曲折花纹。 勾头与滴水通称“檐边之瓦”。 檐端之滴水瓦。 青瓦、灰瓦阴、蝴蝶瓦、小青瓦 阳合瓦 板 瓦 筒 瓦 合瓦、盖瓦 仰 瓦 罗锅筒瓦 三 井 陇 当 沟 剪 边 正 脊 板 瓦 筒 瓦 盖 瓦(复瓦) 底 瓦 黄瓜环瓦 豁 楞 沟 中 镶 边 正 脊 垂 脊 华头筒瓦 重唇版瓦 与垂头、 华头版瓦 华 废 滴当火珠 柴 栈 (版栈) 鸱 尾 兽 头 蹲 兽
垂戗脊 花边瓦 勾 头 滴 水 亮花筒 竖 带 花 边 钩头瓦 滴 水 (花边) 排 山 搭人(帽钉) (钉帽子) 吻 排山勾滴 钉 帽 苫 背 正 吻 硬山、悬山的两山 缝上之勾头与滴水。 屋面出檐头、盖瓦上、瓦人或其他装饰。 苇、竹编席做屋面垫层,即檐上铺望板或苇箔、胶泥、灰泥、煤渣做成。 正脊两端具龙头形翘起的雕饰,苏地有鱼龙、龙吻之分 。 垂脊下端之兽头形的雕饰。 戗脊(飞戗)端之兽头形装饰。 仙人背后排列的兽形雕饰,清式按走兽顺序:龙、16
合角吻 似人物(天王、 垂兽(角兽) 广汉) 戗 兽 走 兽 戗兽(吞头) 走狮或坐狮 凤、狮、麒麟、天马、海马、鱼、獬、吼猴九种。 嫔 伽 套 兽
仙 人 套 兽 背 兽 吻 座 吻 座 放在戗脊端的装饰。 仔角探头上之瓦质雕饰。 正吻背上兽头形之雕饰。 正吻背上之承托物。 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