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2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一、填空题
1. 电路中某一部分被等效变换后,未被等效部分的__ __与__ __仍然保持不变。即电路的等效变换实质是__ __等效。
2. 当n个电压源__ __联时,可以用一个电压源等效,且该电压源的电压值
uS??unnk?1Sk。
3. 当n个电流源___ _联时,可以用一个电流源等效,且该电流源的电流值4. 当把电阻为__。
iS??iSk?1k。
R12?R23?R31?R?的三角形电路等效成星形电路时,其星形电阻为__
5. 电阻串联电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上分压较__ __,功率较_ ___。 6. 电阻并联电路中,阻值较大的电阻上分流较__ __,功率较_ ___。
7. 一个外特性为斜直线(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实际电源,可用一个__ __源与_ ___并联等效。 8. 一个外特性为斜直线(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实际电源,可用一个_ ___源与__ __串联等效。
IIRR9. 用电流源S与电阻i并联等效一个实际电源时,S为实际电源的__ __,i为实际电源的__ __与__ __之比。
UURR10. 用电压源S与电阻i串联等效一个实际电源时,S为实际电源的__ __,i为实际电源
的__ __与__ __之比。
11. 电压源空载时应该__ _ _放置;电流源空载时应该__ __放置。
12. 只有电压值相等的电压源才允许__ __联结,只有电流值相等的电流源才允许___ _联结。
u13. 从外特性来看,任何一条电阻支路与电压源S__ __联,其结果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替代,
该等效电压源电压为__ __。
i14. 从外特性来看,任何一条电阻支路与电流源S__ __联,其结果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流源替代,
该等效电流源电流为_ ___。
15. n个相同的电压源(其源电压为阻方分别为__ __与__ __。
US,内阻为Ri)
,将它们并联起来,其等效电压源与等效内
IR,将它们串联起来,其等效电流源与等效内阻
16. n个相同的电流源(其源电流为S,内阻为i)方分别为_ _ __与__ __。
二、选择题
1. 设两个二端网络对外是等效的,则下列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 A. 它们的外特性相同 B. 它们的内部特性相同 C. 它们的内部结构相同 D. 它们的内部电源相同
2. 图2-1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的读数将( )。
A. 减少 B. 增大 C. 不变 D. 不定
3. 图2-2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打开后,电压表的读数将( )。
A. 减少 B. 增大 C. 不变 D. 不定
4. 设
RY为对称Y形电路中的一个电阻,则与其等效的△形电路中的每个电阻等于( )
。
11RYRY3R3R3Y B. Y C. 3 A. D.
U 5. 理想电压源的源电压为S,端口电路为I,则其内阻为( )。
A. 0 B. ? C.
USI D. IUS
I6. 理想电流源的源电流为S,端口电路为U,则其内导为( )。
A. 0 B. ? C. 图中电流iUIS D. ISU
u7. 图2-3所示电路中,已知S?28VR,1?1?,R2?R3?2?,R4?R5?4?,
?( )。
A. 1A B. 2A C. 2.5A D. 4A
R8. 图2-4所示电路中,已知1?10?,R2?5?,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
。
A. 5? B. 6? C.
203? D. 403?
9. 如图2-5所示电路中,所有电阻均为3?,a、b两端的等效电阻
Rab?( )
。
A. 2.5? B. 3? C. 1.5? D. 2?
10. 图2-6所示电路中,已知R1?R2?20?,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
。
A. 4? B. 5? C. 10? D. 20?
11. 图2-7所示电路中,已知R1?20?,R2?5?,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 4? B. 15? C. 20? D. 25? 12. 图2-8所示电路中,可简化等效为( )。
。 )
A. 8? B. 13? C. 3? D. 不能简化等效
u13. 图2-9所示电路中,S?3V,iS?1A,R?1?,电流源发出(产生)的功率P?( )
W B. ?1W C. 4W D. ?4W A. 1u14. 图2-10所示电路中,S?10V
R,1?10?,R2?20?,电压源发出(产生)的功率
P?( )
A. 7.5W B. 10W C. 30W D. 67.5W
u15. 图2-11所示电路中,S?2V,iS?1A,求电阻R?3?所消耗的功率P?( )
。
A.
43W B. 3W C.
133W D. 6W
?3A,电流源发出(产生)的功率P?( )
。
i16. 图2-12所示电路中,R?4?,SW B. 36W C. ?72W D. ?36W A. 108
17. 图2-13所示电路中,设R为正电阻,则二端网络N的功率是( )。
A. 吸收(即消耗) B. 发出(即产生) C. 时发时吸 D. 不发不吸
三、计算题
1. 图2-14所示电路中,画出其△形等效电路,并求各等效电阻。
2. 图2-15所示电路中,求电阻
R1和R2的阻值,并画出其Y形等效电路。
3. 图2-16所示电路中,求
i2和u3的值。
4. 图2-17所示电路中,求电阻
R1和R2的阻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