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职如何配合正职工作
在局班子中,副职是一把手的助手。在集体领导中,副职往往扮演着一个双重角色,它既是一个领导者,同时又是一个执行者;在分工的领域里既是个主角,同时在集体领导中又是一个配角。一提到副职,就有人认为副职工作不好做。工作多了有越位争权之嫌;工作做少了有不尽职责之累。那么如何才能正确处理好这个问题呢?
我从乡镇到区政府再到市农业局,工作中多次干过副职,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努力适应角色的转化,积极探索,较好地发挥了一个副职应有的作用。我的体会是:副职应自觉摆正位置,甘当绿叶扶红花不争,找准位置不推,当好助手不懒。只有这样,才能花香叶绿,满园芬芳。
一、自觉处理好与正职之间的关系
一个单位正职与副职既是伙伴关系,又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只有正职与副职协调一致,互相配合,领导班子才能形成一个具有战斗力的统一体。作为副职:
首先,要乐于接受和服从一把手的直接领导。要做好一把手交管的工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围内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工作中
出现的问题,副职应当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高效率地去解决,并敢于承担责任,绝不能将个人职权范围内应解决的问题推给一把手。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帮助正职从繁杂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一把手集中精力思考和处理事关全局的大事。
其次,要坚决执行班子和一把手的决策。一般来说,决策都是通过党委或局办公会集体讨论做出的,副职应该坚决执行。班子中一旦有意见分歧,一把手如果拍板形成了决议,副职就应无条件地执行,并积极组织落实,决不能阳奉阴违,不能随便想新点子、想歪点子干扰正职的决心。要多建议少决策,出好主意,协助决策,做到到位不越位。如果一个副职遇事没有主见,整天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就不是一个好副职。要积极参与,主动地想办法出点子,不能不闻不问。在分管工作上要勇谋慎断。一个副职遇事都想做主,不管该不该自己做主的事都想说了算,也不是一个好副职。有的问题特别是人、财、物等敏感问题,即使是副职决定的事,也应先征求正职的意见,或者先向局长汇报,由于主客观原因没能及时向局长汇报,自己干了以后应该及时向一把手汇报通气。
再次,要处理好与一把手其它方面的关系。副职与一把手既是工作关系,又是朋友关系,在工作上应互相支持,思想上互相促进,生活上互相关心,八小时内是
上下级,八小时外是朋友。农业局人多,由于工作相聚在一起,工作上大家都是志同道合的同志,生活上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姐妹,无论是工作上的困难、个人成长进步、家庭中的麻烦都要互相照应。副职到县市区检查指导工作后,要与正职互相通气,并适时地向一把手汇报,使班子之间互通信息,以便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正确处理好与同级之间的关系
由于体制原因,现在班子中基本上是一正多副。由于副职每个人分管的工作不同,彼此的经历、工作方式差异较大,在一些问题上难免会产生分歧和矛盾。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现实中思想上是有的。因此,同级之间也必须搞好协调。
一是同级之间要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副职之间也常会遇到一些职责上的交叉,有一些需共同处理的交叉事务,副职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对交叉性的工作应主动与别的副职协商搞好,使全局工作能统筹兼顾。工作中对方出现失误或差错时应主动补充、互相支持,而不应互相拆台。同时副职之间要互相尊重,以增强自己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应该懂得,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真正做到了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彼此的关系才会融洽。
二是副职之间应顾全大局,维护团结。在实际工作中,副职之间出现的矛盾和分歧,多数是因感情隔阂或
处理事务的方法不当造成的。如果每个副职之间都能经常沟通思想,增进感情交流,对涉及原则问题不妥协、不让步,对于工作中的琐碎小事不细究、不计较;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廉和忍让,豁达大度,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时刻从维护团结顾全大局的原则出发,那么就会为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气氛。
三、正确处理好与下级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副职,在正职面前是助手,但在自己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下级面前则是主角。因此,在下级面前应起表率作用、带头作用。副职一般要分管一项或几项工作,分管领导几个科站。所以必须充分发挥科站负责人的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副职一方面要尊重正职的意见,一方面要虚心听取下级的意见,敢于决断争取主动。要克服心理障碍,放下领导的架子,虽然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作为副职要尽量不以领导自居,不要总是显现出一副领导的面孔,不要总是争个你高我低、你先我后。副职与分管工作的科站工作上接触比较多,由于性格差异、经历不同,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因此,在工作上要多通气,多交换意见,多用商量的口气,少用命令的口气,做到多商量、少指挥。凡是科站的工作不要轻易插手,对科站自己安排的工作如果没有大的失误,就不要轻易否决,自己分管的工作也要与科站负责人协商后再决策,切忌你说我听,我讲你办。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