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
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课题组的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受课题组委托,对《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这个课题的提出与初步研究计划等相关内容作一简要的报告。恳请到会的各位专家、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利于我们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推动课题的研究,促动我们教育科研水平的提升。
一、课题的提出
(一)时代背景: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当我们在谈论未来的时候,未来已来;当我们在讨论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20多年来,人类从IT(信息)时代进入了DT(数据)时代,又从DT时代进入了AI(人工智能)时代。过去,AI封存有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如今,生活中的AI痕迹越来越多,AI已在“明天”,甚至“今天”。为此,国务院2019年35号文件就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了重要指示。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我们能做的,是尽量抓住一切带有想象和创造元素的稻草,尽量让自己的工作更多创造性内容,尽量掌握一门以想象力为核心的技能,尽量观察信息的风口,并持续迭代自己的认知储备。
在教育领域,从教师角色来看,机械的练习、作业批改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低情感教学任务将逐步被信息技术所替代,教师的工作内容应聚焦于更复杂、更富于情感性、更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更具互动性的“人”的教育活动。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仅仅接受知识“容器”的观点在未来教育中将被彻底摒弃,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创造者,师生教学活动既是既有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应运而生的创客教育正是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水平、团队协作水平和创新水平的一种素质教育。我们认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创客教育理念对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二)现实背景:理念同步,区域支持
与学校创客教育“逸联盟”同步,有区域大背景的支持,对我们的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协助。从学校实际情况看,学校是由四川省科协授牌的内江市唯一的一所创客实验学校和四川省机器人示范学校。学校成立了创客基地,并聘请西南交大的教授到校授课。去年学校组织8只代表队参加首届四川省青少年科协组办的创客比赛,其中获得了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教练被评为四川省创客教育优秀教练员,省科协对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教研室领导及校领导对于我们如何把创客教育理念使用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开发校本课程这样的想法非常感兴趣并予以高度重视,学校具备充分的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使我们
有信心有水平成为这个新课题的践行者并探索开发出可行有效、有价值的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三)课堂背景:核心素养,新增课型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课题研究的是教师天天打交道的课堂,课堂是学习的核心部位,也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部位。2019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基于这样的理念和目标,2019版小学数学修订版教材新增了“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以前所谓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一类课,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发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实施意图与创客教育理念极其吻合,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是实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和有效载体。不过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优秀案例较少,教学资源匮乏,备课难以借鉴参考,多数教师教学无所适从。所以我们产生了把创客教育理念使用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籍此开发研究并形成更多适合本校学生特点,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目标,便于教师参考借鉴的校本课程的研究想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通过课题研究改变难以找到和综合与实践课程相配套的教学资源的现状,初步形成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数学学习思想等融为一体的校本课程。 (二)通过课题研究改变教师对综合与实践课的观点和重视水准,同时使教师能得心应手的上好综合与实践课。
(三)通过课题研究让学生在课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课题的关键词界定
创客教育: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或“Hacker”,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实践与分享。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主要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水平、团队协作水平和创新水平为目的,协助学生实现自我,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培养其创造的水平。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 “综合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积极主动的全程参与,注重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水平的提升。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选择恰当的问题是使学生能充分、自主地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关键。
这些问题既可来自教材,也能够由教师、学生开发。提倡教师开发研究并形成更多适合本地学生特点的,且有利于实现“综合与实践”课程目标的好问题。 校本课程:是指以校为本的、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为了学校的发展、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本课题中校本课程是基于我校是创客基地前提下,根据国家教育方针、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计划,由课题组研究成员结合创客教育理念,自主开发形成的一套优化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结构,使教师能得心应手的上好综合与实践课的课程。
四、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
1、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创客资源和课程资源,协助教师逐步确立创客理念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的基本理念。
2、探索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规律,通过经验总结,形成创客理念下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策略。
3、通过研究,形成论文、教学案例、典型课例等系列成果,开发出为教师学习和培训提供资源的校本课程。
(二)研究内容
1、应用创客理念实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分类(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应用)研究,根据不同的类型探究相对应的教学方法。 2、探索创客教育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3、通过各种教学案例、课例、论文、经验交流等方式逐渐优化完善形成各学段(低段、中段、高段)校本课程。
(三)创新之处
1、本课题的研究是首次根据本校创客教育特色,以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实行创客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从而形成课程理论依据,构建创客化综合实践课程结构,以此促动校本课程的变革与创新。
2、本课题首次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实行分类研究,探索出真正做到创新教育、体验教育、数学学习等思想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让学生激发创新的兴趣,培养创造水平。
3、本课题首次研究怎样把创客教育理念使用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中,开发出具有创客特色的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校本课程。
4、本课题首次以丰富的教学实践为支撑,寻求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实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创新与突破。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 (一)研究思路
1、以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素养、转变教育观点、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2、以此省级课题为核心,形成相对应的市级、区级子课题,建立并打造一支理念
新、业务精,水平强的教育科研团队,带动全区教学教研水平提升。
3、以全区的教研活动、优质课竞赛、论文比赛、课例竞赛等形式丰富课堂资源、开发教学策略、完善校本课程。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展开调查。掌握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及存有的问题,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等。
2、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检索,查阅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找到研究本课题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策略,构建学习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理论框架。
3、实验分析法:通过使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对教学实践和研究获得的各种材料实行思维加工,提示内在的规律,逐步形成完善的教学基本范式。
4、案例研究法:通过开设课题研究课,组织教学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以此建构创客教育理念下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模式。
(三)研究对象
先期:课题组成员承担班级(2019级4班、2019级2班、2019级4班、2019级2班)
后续:在全校推开。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9/04——2019 /10 )
(1)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搜集资料,撰写课题申请书。 (2)课题论证。召开开题论证会议,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019/11——2019/10 ) 实施准备阶段(2019/11——2019/5)
(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相关的研究制度,实行研究任务分工,共同研讨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 (2)学习相关资料。课题组成员收集分析和整理相关资料,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行动研究阶段(2019/6——2019/9)
(1)定期展开研讨课,即时评价反思,调整和修改研究方法,分析实践效果。
(2)实行课题的中期评估。课题组召开会议,全体成员汇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实行中期阶段研究成果的展示。
(3)根据中期评估情况,对一些具体问题实行讨论、调整和修正。进一步持续深入展开课题研究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2019/10——2020/4 )
准备结题,写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做好结题工作。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和保障条件(研究保障) (一)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1)《校本课程信息化研究》
(2)《白板软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3)《巧用电子白板突破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 (4)《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2、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七个主研人员中课题负责人刘强:内江市第十一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先后负责并主研了省级、市级、区级立项课题5个,先后获得省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市一二等奖,区特等奖等6项。个人先后获得内江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和科研型校长称号;论文多次荣获省市奖励并在各级专业期刊和报纸上发表;先后参与了《语文课内外》小学第九第十册的编写工作,每期达一万余字;先后参与编写了地方教材《中国书画之乡--甜城内江》小学版的教材和教师用书,并任编写组负责人,该书受到一致好评。
主研人员万萍:内江市市中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内江师范学院教科院校外导师,
受聘为小学数学修订教材培训专家组成员。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级专题论文评选一等奖并在核心刊物《小学数学教育》上发表,指导《秒的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整理复习》等优质课,获省、市、区一等奖。先后完成市、区立项课题的主要研究任务,其成果获省、市、区科研成果奖。李科:内江市实验小学东区副校长,一级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四川省创客活动优秀教练员,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