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主观题常考的15
一、地理位置特征类题目
题型答题模板
对地理位置的描述: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五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答 题 模 板]
思考方向 答题思路 ××半球(东、西、南、北) 绝对位置 经纬度位置 经纬度(点)、纬度范围(面) 特殊纬线所处或跨纬度带、热量带,××带 ××大陆的××方位,××方位临××海、岛国等;海陆位置 地处××内陆 相邻地区 相对位置 的位置 经济位置 交通位置
二、地形特征类题目
角度一 地形的判断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的××方位 所处经济区、邻近或远离××经济区 所处重要交通要道(枢纽)、控制××海峡 与××国家接壤、与××行政区相邻,位于××地区
角度二 地形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答 题 模 板]
思考方向 地形 类型 规范答题术语 平原、高原、山地、①地形以××××为主;②主要分布在××地丘陵、盆地 形区 ①地势××高××低、地势自××向××倾地势 高、低 斜;②地形崎岖(平坦)或地面起伏大(小) ①海岸线平直;②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海岸线 平直、曲折 屿等 特殊地貌
喀斯特地貌发育、冰川地貌发育 三、气候特征类题目
[题 型 解 读]
1.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类型 气候特征类题目一般有三种类型: 一是直接描述某地(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二是分析造成某地(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影响因素;
三是比较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一定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考虑。
2.气候特征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角度一 气候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二 气候特征的原因分析,其答题思路为:
角度三 气候特征的比较,其答题思路为:
[答 题 模 板]
1.气候特征类题目答题术语
思考方向 ①气温的高低; 气温 ②气温的年或日较差 ①降水量的多少; 降水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 大或小;最热月或最冷月气温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小;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干季、湿季之分),降水丰沛,降水稀少 答题思路 终年高温;终年严寒;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
①光照的强弱; 光照 ②年日照时数的多少 2.气候特征类题目描述技巧 (1)气候特征的描述
气候特征的描述,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气候类型,再对气温和降水两要素分别进行分析。
①气温的描述:要指出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常用词有炎热或凉爽、寒冷或温和。一般来说,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温和、温暖(低温),0℃以下——寒冷,-20℃以下——严寒,-30℃以下——酷寒。最热月均温在20℃以下——凉爽,20℃以上——炎热,24℃以上——高温。
注意:不同的季节使用不同的气温术语。凉爽、炎热、高温多用于夏季;温和、温暖(低温)、寒冷、严寒、酷寒多用于冬季。
②降水的描述: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常用词有多雨或少雨、湿润或干燥、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小。一般来说,月降水量在100 mm及以上——多雨,50 mm及以上——湿润,30~50 mm——少雨,30 mm以下——干燥。
③气温和降水配合情况的描述:常用“终年……冬季……夏季……”语句描述。 (2)气候分布的描述
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如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3)气候成因的描述
主要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
日照时数长,日照强烈;光照充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