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观测方法 (1)水平位移观测 分别在基线点四个角上设站,用J2型经纬仪观测四边网的水平角度(四边形内角),并与城市的大地控制网三角点联测水平夹角,检查基线点是否发生位移,在基线点正确无误的情况下,同时在四角测端上分别以对应的相邻角点定向,并观测定向基线上各预埋点的水平位移量初始读数。 (2)沉降观测 对基坑边上的各点及周边点建立的沉降观测网的测量方法为:首先自远离基坑的城市水准控制点开始观测,引测至基坑周围后,按编定的各点观测次序依次观测,最后测至另一水准控制点符合,观测仪器采用S3型精密水准仪。 四、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等的监测措施 本工程对基坑周边50米范围内的所有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并特别对临近坑边1.5H~2.0H范围内建(构)筑物,包括道路、市政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管网等加强监测力度。具体监测措施是: (1)对建(构)筑物,定期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2)施工前,了解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对整个场地的地下管线进行摸底,并在地面投影其轴线走向,布置变形观测点进行监测;对某些变形要求较高及紧邻基坑开挖边缘的重要管线,预先做好加固处理措施。 第五节 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和执行有关的施工质量规范。 2、根据ISO9001标准要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质量管理惯彻整个施工过程。坚持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检”制。 3、实行质量管理项目部负责制,配置专职质检员,具体负责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按项目部管理体系进行施工管理。 4、钢板桩施打前必须进行选材,对有变形的进行矫正。
5、管锚施工必须在钢板桩施打前3天左右完成,以保证锚杆有足够的强度。
第六节 安全施工措施
1、基坑顶周边设置连续封闭的安全护栏,防止人员坠落。 2、开挖前,先进行围檩施工,做好支撑后才能开挖至设计深度。 3、为切实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制订具体措施。 4、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除企业已有的机构外,工地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工程项目设立安全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工地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指导工程项目部和班组安全员的工作,对违章作业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优化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以改善施工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如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应设有安全装置。 7、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8、施工中所有机械、电器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施应通过安全检验,一切设备应经过工前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养。 9、凡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均要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三宝”。要配合公司安全月检工作,工程项目部要实行周检,项目点要日检,施工中应抽检,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0、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要进行安全交底,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 11、在主要入口处挂醒目的安全防火宣传语牌。 12、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严禁电线随地走,所有电掣应有门、有锁,有危险标志。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现场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执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制度。所有电器设备及金属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坚持经常性的安全交底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14、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面沉降、支护位要定期观察测试,加强对支护的监控。 15、所有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16、配电系统分级配电,本电箱、开关箱外观必须完整、牢固,防雨防尘。 17、多机作业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机和一闸多用,施工现场电缆、电线必须按规定架设,严禁拖地和乱拉乱搭。 18、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 19、使用机械时,操作员要密切注意机上的仪器、仪表、指针是否超出安全范围,机体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出异响,出现问题应进行停电关机处理,不得擅离职守,隐瞒不报。
20、设备基础必须平稳、牢固,基本的锚固、支撑措施必须齐全,不得使用临时支撑,高大机械在多风季节前设缆风绳。
第七节 应急准备及措施
1、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并认真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施工现场,应接受安全交底。
2、 施工前应对操作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使上岗员工熟知该分部分项工程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验证应急准备工作和预案实施效果,提高实战中自防自救能力。 3、发生事故后,应急小组马上投入到应急救援工作中,指挥人员撤离,保护现场,同时组织人力、物力对处于危险状态的工人进行施救。 4、对受轻伤的员工,安排专车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受重伤的员工就地实施抢救,等待医院救护医生到来处理。 第八节 文明施工措施 1、为避免施工现场的混乱现象,现场文明施工划区域派专人负责,落实岗位责任制,搞好环境卫生工作。 2、施工现场必须按施工平面图进行布置,不能随意改变。 3、工地现场入口设置现场标志牌,明确各区域负责范围,不定期检查和督促。 4、现场材料进场道路保持畅通无阻,排水畅通,无积水,场地整洁、材料堆放整齐,无施工垃圾。 第四章 计算书 排桩计算书
本计算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1.地质勘探数据如下:
序号 h(m)
(kN/m3) C(kPa) (°) m(kN/m4) 计算方法 土类型 1
2.80 18.00 8.00 10.00 1800 水土合算 杂填土 2 2.70 19.30 16.00 15.00 4600 水土合算 粉质黏土
3 1.00 18.40 12.00 11.00 2520 水土合算 粉质黏土 5 1.60 18.40 15.00 14.00 4020 水土合算 粉质黏土
6 1.20 18.00 11.00 7.00 1380 水土合算 粉质黏土 7 2.50 18.80 10.00 11.00 2320 水土合算 粉质黏土 8 3.00 18.82 15.00 17.00 5580 水土合算 中砂 9 4.00 18.52 12.00 14.00 3720 水土合算 粗砂 10 3.00 18.00 0.00 25.00 10000 水土合算 中砂
表中:h为土层厚度(m),为土重度(kN/m3),C为内聚力(kPa),为内摩擦角(°)。
基坑外侧水标高-21.00m,基坑内侧水标高-21.00m。 2.基本计算参数: 地面标高0.00m,基坑坑底标高-10.00m, 支撑分别设置在标高-3.00m、-6.00m处, 计算标高分别为-3.50m、-6.50m、-10.00m处。 侧壁重要性系数1.00。 桩墙顶标高0.00m, 桩墙嵌入深度7.00m, 桩墙计算宽度0.65m。 桩墙顶标高以上放坡级数为0级坡。 3.地面超载: 序号 布置方式 作用区域 标高m 荷载值kPa 距基坑边线m 作用宽度m 1 均布荷载 基坑外侧 0.00 20.00 -- -- 一、第一阶段,挖土深3.50m,挡土桩(墙)呈悬臂状,计算过程如下:
第1阶段主动、被动水土压力合力图
1.作用在桩(墙)的主动土压力分布:
第1层土上部标高0.00m,下部标高-2.80m Ea1上 = (18.00×0.00+20.00)×tg2(45-10.00/2)-2×8.00×tg(45-10.00/2) = 0.66kN/m2 Ea1下 = (18.00×2.80+20.00)×tg2(45-10.00/2)-2×8.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