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淡水养殖鱼类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
作者:张金峰 丁绍昆
来源:《乡村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 要] 我国淡水养殖鱼每天的销量和消耗量很大,为了确保养殖鱼的健康,保证消费者的安全,本文根据常见的鱼类疾病,提出防治方法,以助于提高淡水养殖产量,确保淡水养殖鱼的肉质鲜美、安全健康。
[关键词] 淡水;养殖鱼;疾病;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9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7)03-66-2
淡水养殖鱼,会面临鱼类常见的疾病,针对常见疾病的产生原因和症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相关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淡水养殖鱼的产量和质量。 1 鱼类微生物病
1.1 由病毒引起的鱼病及防治方法
淡水鱼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鱼类,因此在养殖淡水鱼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鱼病的防治。由病毒引起的鱼病出血症状,是淡水养殖鱼常见的一种症状,多发生于淡水养殖的草鱼。草鱼出现出血症状,主要是因为疱疹病毒引起的,该病属于病毒性疾病。因此,想要防治病毒性出血症状,需要给草鱼注射出血病组织浆灭疫苗。而病毒引起的鱼病不仅仅是草鱼出血病,还有鲤春病毒血症、锦鲤疱疹病毒病及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等,这些都是淡水养殖鱼鱼病类型。所以,病毒性引起的鱼病,是目前需要重点研究和探讨的。因为病毒性鱼病的死亡率很高,治疗效果不明显。
1.2 由细菌引起的鱼病及防治方法
细菌引起的鱼病症状很多,是目前最常见的鱼类疾病,主要的疾病类型为竖鳞病、烂鳃病、白皮病、细菌性白血病等。比如细菌性鳃病,主要症状是体色发黑,鱼鳍的边缘色泽逐渐变淡,如果病情严重,则会出现充血症状。针对细菌引起的鱼类疾病,首先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清理养殖鱼池。一是用生石灰清理池塘,或者是全池塘洒满生石灰水,浓度约为26.0 μL/L。二是使用漂白粉药浴,进一步清理池塘并且杀菌消毒,使用浓度约为11.0 μL/L;或者是在养殖鱼塘中泼洒,浓度为1.5 μL/L。三是选择黄烟熏池塘,池塘药物的浓度为3.5 μL/L;或者是选用五倍子,池塘药物的浓度为3.0 μL/L[1]。 1.3 由真菌和藻类引起的鱼病及防治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