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消费关系
摘要:居民收入向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消费是宏观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何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关键问题。拉动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且有助于解决经济体中因为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而累积下的一些矛盾,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健康稳定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城镇 农村 可支配收入 消费 恩格尔系数
一、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1.1影响收入因素:
1、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工资收入的最基本的因素。从支出的角度计算GDP:GDP=全国总消费+全国总投资+政府支出之和+净出口从该公式我们可以简单的推理出,GDP的上升必然要求有较高的全国总消费,而消费的来源最大的就是居民的工资收入。GDP的构成包含了大量的居民工资收入的成分,GDP与工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2、工资占GDP的比重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总额占GDP的比重,它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重要指标。分配率越高,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所得份额越大。在GDP一定的条件下,分配率越高,劳动者享受到的国民收入的成果就高。
3、消费者物价水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员工实际工资收入的重要因素。
1.2居民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欲望和消费潜能。收入是消费的来源和基础,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绝对收入假说认为,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不同,一般来说,高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因此,如果收入分配更加平等,则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反之,收入分配差距越大,社会的消费倾向就越低。
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城镇农村列1 表:2009-2012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9-2012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非常大,虽然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但由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而且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和两极分化现象日趋严重将会导致整个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高收入者因其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低收入者虽然消费倾向很高,但受限于收入水平而无力消费。这种“富人低消费和穷人无钱消费”的双重现象最终导致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二、消费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使用和消耗。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 “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2.1影响消费的因素: (1)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 (2)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①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 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
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 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 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 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3)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物价 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 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4)其他因素:消费预期、消费偏好、消费心理等。
2.2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2000015000100005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城镇农村列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到2012年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逐年增加,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高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2.3居民消费水平 居民消费水平是指居民在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过程中,对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通过消费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和质量反映出来。 2000015000100005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从上表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表明人们的物质产品消费和劳务消费的数量不断增加。
2.4消费水平指数
消费水平指数是反映不同时期每户(每人)消费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标。
120115110105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指数城镇居民消费指数列1 2.5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食品衣着居住日用品医疗交通通讯文娱其他 从上表可以看出,视频支出在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占最大比例,且各要素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6055504540352000年2005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农村恩格尔系数城镇恩格尔系数 从上表可以看出,总体上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下降的,表面城乡居民的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比例下降。在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食品价格上升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上升。
三、关系
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存在着一种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相应增加,反之,收入减少,消费相应减少。所以,在同等的增收水平条件下,边际消费倾向越高,最终消费越高。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是扩大内需的关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