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摘要................................................................ 2 ABSTRACT............................................................ 2 引言................................................................ 2 Ⅰ相关概念和内涵分析界定............................................ 3 1.1公共决策的概念 ................................................ 3 1.2民主与公共决策 ................................................ 3 1.3公共决策民主化 ................................................ 3 1.4民主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 3 Ⅱ我国现行公共决策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4 2.1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有一定程度的推进 ............................ 4 2.2我国现行公共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5 2.2.1公民难以参与公共决策 ....................................... 5 2.2.2决策层内部集体讨论局限于形式 ............................... 5 2.2.3公共决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陈旧 ................... 6 2.3我国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现行公共决策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6 2.3.1决策环境限制 ............................................... 6 2.3.2决策系统不完整 ............................................. 6 2.3.3决策体制不完善 ............................................... 6 Ⅲ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途径.................................... 8 3.1营造良好的决策环境 ............................................ 8 3.1.1大力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 8 3.1.2完善民主制度 ............................................... 9 3.1.3大力促进教育的发展 ......................................... 9 3.2完善公共决策制度 .............................................. 9 3.2.1专家咨询制度 ............................................... 9 3.2.2决策听证制度 .............................................. 10 3.2.3决策公开制度和决策公示制度 ................................ 11 3.2.4公民参与制度 .............................................. 11 3.2.5公共决策评估制度 .......................................... 11 3.2.6公共决策责任追究制度 ...................................... 11 3.3完善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保障机制 ......................... 12 3.3.1依法确立公共决策权力的合理结构,实行合理分权 .............. 12 3.3.2依法确立科学的公共决策程序 ................................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推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的思考
摘 要:在政治、经济和信息不断全球化的今天,社会问题也更加复杂多变,使得政府的决策水平面临新的考验。在我国,由于现行公共决策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如何提高政府公共决策的民主化水平,将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将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公共决策民主化的相关概念,接着,从怒江水电工程这一案例出发,对我国现行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探索了推进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决策;民主化;途径
Discussion on how to make the public policy making democratic
Abstract: The 21stcentury is a time characterized by economic, political an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ed social issues. These changing situations produce great challenges for the governments to make policy decision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ublic policy making process have influence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democratic decisions. it is quite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governments’ democrat decision making levels.This article firstly tries to give a clear definition of some public policy making concepts. And then review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public policy making process of governments. Based on this review, explores the possible solutions to realize a democratic policy making in governments. Key word: public policy making; democratic
引 言
政府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便是公共决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公共决策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意义。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政策研究体系就已经初步建立,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重大挫折,走了许多弯路,出现许多重大失误。政策失败的惨痛教训,让领导层逐渐认识到实行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了决策民主化的先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同志1986年做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的报告。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很难实现该目标。可以看出来,党和国家对公共决策民主化的问题是给予了高度重视的。
2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民主意识也在逐步觉醒,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众多学者也紧跟时代潮流,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前人对实现公共决策民主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建设政府公共决策民主化的决策体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达到社会团结稳定、和谐和发展的目的。
Ⅰ 相关概念和内涵分析界定
1.1 公共决策的概念
公共决策就是指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是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 1.2 民主与公共政策
马克思认为,民主就是人民自己创造、自己建立、自己规定国家制度,以及运用这种国家制度决定自己的事情。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所有公权力唯一的合法来源,那么,作为公权力受托人的政府就必须对全体人民负责。由此得出结论:政府所有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为广大人民谋利①。因此,作为主要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就必定是服务于广大人民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体察民情、听取民声、洞悉民意,这也就必然需要广大人民对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积极参与。 1.3 公共决策民主化
公共决策民主化,是指在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制定关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公共事项的决策时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在决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参与的机制、程序及气氛。政府公共决策者要充分听取社会各阶层的意见,使政府的决策更符合人民大众的利益。 1.4 民主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美国政治学家马克·彼特拉克认为:“公民参与是民主的希望”。公民参与,通常又
①
转引于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 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3
称为公共参与、公众参与,就是公民试图影响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动。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参与的主体。公民参与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个体也包括公民团体。就公民个体来讲,依法律上的界定,所谓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亚里士多德曾给公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公民是一个“进能治国,退能守法”的人。就公民团体来讲,包括由个体公民组成的各种自治组织、志愿者协会和非营利组织。
二是参与的领域。公民参与的领域首先是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如参加各种政治组织、选举各级人民代表、讨论公共政策、评议政府官员、举报违法行为、管理公共事务等等;其次是参与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如参与工厂管理、发起环境保护行动、组织公益慈善活动、救助弱势群体等等;最后是参与居民的社区生活,如社区管理人员的选举、社区的互助合作邻里计划、小区的治安保卫和环境卫生等等。
三是参与的形式。公民参与有许多不同的形式,随着信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参与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增加。投票、竞选、请愿、集会、游行、示威、反抗、宣传、动员、对话、辩论、协商、游说、听证、上访等等是公民参与的常用方式。在信息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出现了一些新的公民参与的形式,如电子投票、电子协商、电视辩论、网络论坛等。
Ⅱ 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2.1我国公共决策民主化有一定程度的推进
一个完整的公共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发现问题、确立目标,调查研究,收集信息,拟定方案并选择满意方案,决策执行并反馈的四个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怒江水电站公共决策案例的具体决策过程来透视公共决策的民主化取得的成就。
2003年8月,怒江建设水电工程是否应该上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争论,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到普通民众,人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了支持派与反对派两大阵营,展开一次又一次针锋相对的辩论甚至争吵。其声势之浩大和影响之广泛,恐怕是此前没有人预料到的。
在2003年8月的怒江水电工程审查会上,环保总局的官员以一抵众,坚决不同意怒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