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线的面积(单线)可按以下两式计算:
F?L?B (4-12) F?f?D?K (4-13) 式中:f——被检车投影面积,m2; K——工位单位面积系数,取4-5。
在没有资料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工位数(每个工位长10m~15m)、暂停车位(待检停车)数估算检测线长度,可根据设备、车辆行驶通道、人行通道来估算检测线的宽度,厂房的长和宽要符合建筑上关于柱网统一化的规定。
其它建筑而积,如洗车台、停车场、调整维修间、锅炉房、空压机室、配电室、办公楼、自行车库、自行车棚等,可参照汽车修理厂、维护场的设计进行。
3.4 设计的综述
通过计算整理得各检测车间结构明细。
(1)安全环保检测车间(长×宽):62×15=930m2; (2)外检车间(长×宽):18×15=270m2; (3)综检车间(长×宽):30×15=450m2; (4)调试厂房(长×宽):5×6=30m2; (5)办公楼:1800m2; (6)停车场地:5000m2;
(7)试车跑道(按规定划出道路边线):110m×8m;
(8)工位数:6个主工位,小车线:外检一个工位,安检线三个工位,综检线两个工位
(9)检测线布置形式:双线并列通道式,外检线、安全环保检测线和综合性能检测线各两条;
(10)人员配备数17人(人员素质要符合有关规定)。
设计总用地面积15620平方米,东西长约142m,南北长约110m,南北方向让出绿化带15m后,整个地块呈长方形,因此,将检测车间布置成L型较合理。外检车间和安全环保检测车间布置在最南端东西方向,两车间相隔16m,外检车间进口距西围墙20m,安全环保检测车间出口距东围墙26m;综检车间和调修车间布置在最东端南北方向,进口距南围墙47m(因为南端有安检线和试车道,所以南端距离长;另外,只在安检线复检车辆可由此离开检测线而不经过综检线),
21
出口距北围墙24m,这样布置有利于长轴距车辆进出车间。办公大楼布置在北端偏西的位置,呈东西方向。检测中心大门开在办公大楼和淋雨试验台之间,门宽15m。待检区呈东西方向(车头向西),共有10个车道,可同时停放200余辆大小汽车。
3.5 工位布置(所配备的设备数量为最低配备量)
注:由于双线并列布置,大小车线部分结构、功能相似或相同的工位将合并说明。下面按检测流程展开说明。 3.5.1 外检线
大、小车线各一个工位。
1、检测设备:底盘间隙仪各一台;拉力计各1台;钢卷尺各1把;钢板尺各1把;轮胎气压表各一只;轮胎花纹深度尺各一把。 2、检测项目:整车装备及外观检视。
3、安装位置:外检线与安检线相距16m,底检地沟长8m,内侧净宽0.7m(确保微型车辆能驶上地沟),距检测线入口4m,地沟入口在检测线中间,地沟用6×6的角铁镶边;地沟内设微机房,底盘间隙仪距地沟后端1.5m。
4、布置理由:外检是一个重要的检测项目,且必不可少。社会上不少人存在一种错误认识,认为外检是露天检测,走过场,可有可无。设外检线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外检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把外检工作做好、做到位,从而使外检工作得到加强。把外检工作放在第一道工序,是为其它检测项目打好基础,如遇有外检关键项不合格的,将不得进入下一道程序检测,由外检车间出口(距安检线18m的空间)驶离检测线。 3.5.2 安检线
安检线各工位设备布置最为关键,也最为困难。各工位设备布置的原则是:在检测本地区主流车型(绝大多数车辆)时,能保证检测不发生工位间干涉,且考虑检测节奏的均衡性,各工位检测时间大致相等,不得出现逆向引车的情况。按照这一原则,将检测线按大小车型分置,使得工艺布置的困难得到相对缓解,但事前必须对本地区的在用车型进行充分的调研,研究分析各车型的轴距、轮距、轴重等,确定设备的选型、布置方案。
一工位 车速、废气、烟度(大车线仅比小车线多一个浮动滚筒,目的是为了检
22
测双联驱汽车,以下加浮动滚筒的目的相同)
1、检测设备:车速表检测仪各1台;废气分析仪(五气)各1台;滤纸式烟度计各1台;不透光式烟度计各1台。 2、检测项目:
(1)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在用车怠速排气污染物(CO、HC); (2)装配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双怠速试验排气污染物(CO、HC); (3)装配压燃式发动机的在用车自由加速试验烟度(Rb);
(4)装配压燃式发动机(含装配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在用车自由加速试验排气可见污染物(光吸收系数); (5)车速表误差值。 3、安装位置:
车速表检测仪安装在距安全检测线入口2m处;废气分析仪、烟度计安装在车速表检测仪左侧(同方向)2-3m仪器小车上。 4、布置理由:
由于车速检测需要一定的速度(40km/h),自由加速烟度的检测发动机瞬间转速也较高,高怠速检测的发动机转速也在2000rpm左右,因此,这三个项目的检测会在检测厂房局部区域内产生重度污染,故放在入口处,以便及时排出废气、炭烟,减少污染,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二工位 轮重、制动、制动踏板力
1、检测设备:轮重检测仪各1台;制动检测仪各1台;制动踏板力计各1台。 2、检测项目:
(1)轴荷及整备质量变化率; (2)行车制动力及制动力平衡; (3)车轮阻滞力; (4)驻车制动力; (5)最大制动踏板力; (6)制动协调时间。 3、安装位置:
轮重检测仪距车速表检测仪15.5m处安装,轮重检测仪、制动检测仪两设备安装间距14m,制动检测仪同方向依次排列。制动踏板力计置于上述两设备左侧(同方向),且置于仪器小车上。
23
三工位 灯光、声级、侧滑(小车线为四工位)
1、检测设备:灯光检测仪各1台;声级计各1台;侧滑检测仪各1台。 2、检测项目:
(1)前照灯的远光光束远光发光强度、远光光束照射位置; (2)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 (3)喇叭声级; (4)转向轮横向侧滑量。 3、安装位置:
灯光检测仪与侧滑检测仪安装间距为2.5m,侧滑检测仪距安全检测线出口外墙2m处安装,灯光检测仪距制动检测仪22m处安装。 4、布置理由:
灯光检测要求受检汽车所有车轮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检测的精度;声级计捆绑在灯光仪的外缘上,保证水平检测距离2m(灯光检测仪宽约1m,灯光检测仪检测距离1m),离地高1.2m。侧滑检测对受检汽车行进的速度要求较严,放在最后出门时且在灯光检测后检测,汽车起步时速一般不会超过3~5km/h的检测标准,这三个项目放在一道还可有效地节约空间。
以上为安全检测线,其特点是各工位停留时间大致相等,各工位的连接及工艺节拍性较好,且具有较好的工艺调整和组合能力,效率较高。 小车线二工位
1、检测设备:悬架测试仪1台。 2、检测项目:汽车悬架的吸收率。
3、安装位置:距车速表检测仪12m,距轮重检测仪9.2m。
4 、布置理由:因为悬架测试仪只能检测轴重不大于两吨的轻型汽车悬架的吸收率,且无需汽车发动,故可以安装在检测线中部,留有足够的检测距离可以保证不和检测速度以及制动的汽车发生干涉。 综检、调修车间的设计布置 3.6 设计注意事项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工艺布局与检测站的规模大小、场地形状、设备功能等因素有很直接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改造、升级。 1、工位顺序
以方便、环保、经济、提高时间效率、人员利用率为主。例如:车辆排放检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