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22:3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万国鼎编,本书只注历代政权交接年代、年号,不记历史事件。书后附有索引,可按笔画查找帝号年号。 ④《历代职官表》:

清乾隆年间官修,共72卷。以清设职官为纲,追溯历代职官沿革,先列图表次述官职名称、员额、职责、品级等。 4 索引类工具书:

如《二十四史传目索引》《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史记人名索引》《中国地名索引》《中国历史地名索引》《中国古典文学论文索引》《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列宁全集索引》《全国主要报刊资料索引》《四库全书总目及未收书目引得》等。 ▲《十三经索引》:

叶绍钧(圣陶)编撰。1934年开明书店初版,1982年中华书局出重订。是文、史、哲各科研究者普遍需要的重要工具书。可与《十三经注疏》配合使用,凡十三经的经文都可通过第一字查到所在的书、篇(年)等。重订本在经文索引之后还标明了合订本《十三经注疏》的页数、栏次等。

附中华书局影印重刻宋版《十三经注疏》目录:⒈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⒉尚书正义二十卷,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⒊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公传郑元笺唐孔颖达正义。(郑元即郑玄,下同)⒋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元注,唐贾公彦疏。⒌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元注,唐贾公彦疏。⒍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元注唐孔颖达等正义。⒎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注唐孔颖达

17

等正义。⒏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注唐徐彦疏。⒐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⒑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⒒孝经注疏九卷,唐元宗明皇帝御注,宋邢昺疏。⒓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⒔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二 工具书的编排(检索)方式: 1部首和笔画编排(检索)法:

该编排法先把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列,列出部首表;再将同一部首的所有字都归在该部首下,以每字笔画多少(不计部首笔画)为序排列。各辞书对部首的设置并不一致,如《说文》540部,《康熙字典》214部,《辞海》250部,《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设200部。检索这类工具书的关键在准确确定所查字词的部首。(对变形的部首应认真加以辨识,如:忄、心/牛、牜/礻、示/糹、糸,等等) 2音序编排(检索)法:

音序排列的方法较复杂,大致有三种情况。 ①清及清以前:

多按“平上去入”四声或《平水韵》106韵来排列,如《佩文韵

府》等。 ②民国及解放初期:

许多字词典用注音字母顺序(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

ㄔㄕㄖㄗㄘㄙㄚㄛㄜㄝ

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ㄧㄨㄩ)排列,如《国语词典》等。

18

③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后:

多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编排,如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 词典》等。

3四角号码编排(检索)法:

四角号码法把每个汉字的四角形状分析为10种形式,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来代表

它们。这样,每个汉字就可由四个号码来代表。如:

=0128 左上0→右上1→左下2→右下8

四角号码检字口诀:横1、竖2、3点捺,叉4、插5、方块6,7角、8八、9是小, 点下有横变0头。

用四角号码编排的字典,汉字的顺序是按数字的大小排列的。使用这种方法编排的工具 书有《四角号码新词典》等。 ■第二单元 语 法 ●笫一节 实词及相关句式 一 词类活用:3类实词的活用

1名词等活用为动词:﹙含名、形、数量词﹚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左传·成二年》)“肘”→以肘触之。?“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衣冠”→穿衣戴帽。?“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号

19

病,独忍弃寡人乎?”(《史记·白起王剪列传》)“西”→向西进。 ②形容词、数量词活用为动词:如“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短→谗毁、说坏话。?“夷吾善鲍叔牙。”(《吕氏春秋·贵公》)善 →与之友善、善待。?“食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韩愈《杂说》)千里 →行千里。?“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一 →统一。 附:判断名词等活用为动词的一般方法

①两名词连用并形成主谓关系,则后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史记·陈涉世家》)“王”→称王(作谓语)。?“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统一 。(数词直接充当谓语)

②两名词连用并形成述宾、述补关系,则前名词活用为动词。(作述语)

如“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蹄→用蹄踢。后带宾语“之”。?“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左传·僖卅年》 军→驻扎、屯兵。后带补语“函陵”、“汜南”。

③名词等出现在辅助性代词“所”(今称结构助词) 之后,一般是活用为动词。

如“置人所罾魚腹中。”(《史记·陈胜世家》)“罾”→本为名词“渔网”,在“所”之后意为“用渔网捕捞”,用为动词。 ④名词等在代词“之、我”等之前,多活用为动词。

如“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论贵粟疏》)?“是欲臣妾我也,

20

搜索更多关于: 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 的文档
知识点汇总 古代汉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08n0tc595uqa97qrzh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