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微生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17:16: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图1-1 制备培养基平板

问题

1.菌落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在培养过程中要将培养基平板倒置? 3.为什么在实验中要留空白对照?

4.比较测试培养皿和对照培养皿中的菌落数说明什么问题? 5.通过实验谈谈你对无菌操作的认识?

4

图1-2 细菌菌落特征

5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

目的

1.学习微生物涂片和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简单染色法; 2.学习无菌操作,并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学习在油镜下观察细菌的个体形态。

原理

由于细菌体积小、菌体透明,活体细胞内含有大量水分,且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周围背景没有显著的明暗差,因而很难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只有经过染色,借助颜色的反衬作用才可看清菌体形态以及菌体表面结构。染色技术是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

能够使微生物着色的化合物被称为染色剂,染色剂一般都是成盐化合物。目前普遍采用的微生物染色剂多为苯的衍生物,其化学结构中除含有苯环外,还连接有发色团和助色团。发色团可使化合物显色,而助色团则能增加色度,并因具有电离特性,可与菌体细胞相结合,从而使其着色。

含有酸性助色团(如羟基-OH)的染色剂称为酸性染色剂,其电离后分子带负电,可与钠、钾、钙、氨等离子结合,多用于细胞质的染色,如酸性品红、刚果红等。含有碱性助色团(如氨基-NH2)的染色剂称为碱性染色剂,其电离后分子带正电,主要用于细胞核和异染粒等酸性细胞结构的染色。由于细菌细胞质中布满核物质和异染粒等结构,因此细菌染色一般采用碱性染色剂,通常包括氯化物、硫酸盐、醋酸盐或草酸盐等。

细菌的简单染色,即只利用一种染色剂使菌体着色。此法操作简单,适用于细菌形态的观察。通常细菌的简单染色也采用碱性染色剂,如结晶紫或碱性品红等,碱性染料不是碱而是一种盐,电离时染料离子通常带正电荷。而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的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有负电荷,这样带正电荷的染料离子就容易与带负电荷的菌体细胞相结合并使其着色。染色后便于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和排列方式等特征。

6

材料

1.菌种:大肠杆菌(Esecherichia coli)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2.染料:草酸铵结晶紫染液。

3.其它:载玻片,无菌水,洗瓶,擦镜纸,吸水纸,二甲苯或无水乙醚:无水乙醇(3:1)混合液,香柏油及接种用具。

方法

一、细菌的简单染色

1.涂片: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1小滴无菌水,用无菌接种环(火焰灭菌)挑取少量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无菌水充分混合,涂成极薄的菌膜;(注意:菌量不宜过多,否则菌体堆积成块不易看清个体形态!)

2.固定:手执玻片一端,将有菌膜的一面朝上,通过微火3-4次,使水分蒸干;(注意:可用手背接触涂片反面,以不烫手为宜。否则过分烘烤会导致菌体变形!)

3.染色:将玻片置于玻片架上,待其冷却后,在涂片部位滴加适量(盖满菌膜)的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1分钟;

4.水洗:倾去染液,用普通蒸馏水自玻片一端轻轻冲洗,至流下的水中无染液的颜色为止。 5.干燥:用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注意:勿擦去菌体!)

6.镜检: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后,转换油镜观察,绘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态图; 7.清理:实验完毕后,清洁油镜头,整理显微镜使其复原并在记录本上登记。将染色片放入含有5%苯酚的废片缸中。

二、油镜的使用和清理 1.油镜的使用:

(1)在低倍镜下找到镜检部位后,用粗螺旋将镜筒提升约2厘米,将油镜转置镜筒正下方;

7

搜索更多关于: 微生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 图文 的文档
微生物生物学实验指导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15q7p92v9acj39pw5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