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第一、二章)模拟试题(五)
课程代码:0475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 ( ) B P45 A、西蒙 B、香农
C、维纳 D、《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2.关于管理信息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B P51
A、信息量大
B、收集容易
C、来源分散 D、处理复杂 3. 直线制组织结构比较适合于( ) A P41
A、小型企业 B、中型企业 C、大型企业 D、各类企业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 D P29
A、DOS B、Java C、SQLserver D、CAD
应用软件Fireworks MX、Auto CAD、Vosial FoxPro;系统软件Windows XP,Windows XP,Linux,Unix,DOS,SQLServer2000
5. 关于信息的概念,错误的说法是( ) B P15
A、信息是加工会的数据 B、信息是企业的一种能源 C、信息具有价值 D、信息是制定企业计划的基础 6.在企业管理信息中,有关厂址的选择的信息属于( ) A P51
A、战略信息 B、控制信息 C、战术信息 D、作业信息 7. 管理的计划职能的关键是( ) B P41
A、收集信息 B、确定目标(计划的关键) C、安排进程(计划的准则) D、配置资源 8. 管理决策基础是( ) A P51
A、信息 B、目标 C、资源 D、环境条件 9. 对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B A、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二者间关系是绝对的 C、数据经过转换可变为信息
D、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可成为信息 10.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核心功能是( ) C P36
A、财务管理 B、物流管理 C、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 D、人力资源管理
11. 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_______使用的系统。 ( ) C P25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12.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 类型的决策问题。 ( ) D P44 A、结构化决策 B、结构化决策
C、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13. 信息技术包括 ( ) D P55
A、网络技术 B、数据库技术 C、开发语言 D、以上均正确 14.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为20世纪 ( ) C P20
A、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B、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C、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 D、90年代至今
15. ERP是指 ( ) C
A、物料需求计划 B、制造资源计划 C、企业资源计划 D、供应链管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 管理的 指挥 职能是指运用组织权限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 2.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记载,数据由一些可以鉴别的 物理符号 组成。P45 3. 信息与数据的概念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P45
4. 系统由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即 输入 、 处理 、 输出 、 反馈 和 控制 。P53 5. 管理学家把 决策 看作是管理活动的中心。P44
6. 管理的扁平式结构是一种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宽度大的结构。 7. TCP/IP是因特网(Internet)所采用的标准协议。
8. 管理就是去营造一种 激励 环境,使处于其中的所有工作人员努力工作,发挥群体的协同效应,以达到企业或组织的目标。
9. 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共分为 三 个层次。P27 10. 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语言是 机器语言 。P59
11. 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中,底层工作中适用的是 执行控制子系统 。 12.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1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同时它又是一个一体化集成系统。它以计算机、通信和软件技术为技术基础。
14. 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能直接促进管理体制、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现代化进程。
15.信息处理的生命周期从需求到退出一共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六个阶段是信息的 维护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系统:
2. IT:
3. 管理幅度:
4. MRP系统:
5. MIS的概念结构:P25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管理的职能。P40
答:管理的基本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对未来事件作出预测,以制定行动方案。组织是指完成计划所需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人财物的配备等。指挥指对所属对象的行为进行发令,调度,检查。协调指组织内部的每一部分或每一成员的个别行动都能服从于整个集体目标,是管理过程中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一种职能。控制指对下属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纠正偏差,使其按照规定的要求工作。管理的上述职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通过计划职能,明确组织的目标与方向;通过组织职能,建立实现目标的手段;通过指挥协调职能,把个人的工作与所要达到的集体目标协调一致;通过控制职能,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保证计划的实现。
2. 简述系统的属性以及系统分解的原则。 P54-55 答:系统的属性: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统一性
系统分解的原则:可控制性原则、功能内聚性原则(各功能模块按功能相关性聚集成子系统)、接口标准化原则(接口是子系统之间的连接点,即子系统输入、输出的界面)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 售货处理的过程是,接收顾客的缴费单和货款,根据商品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正确后做记账处理,修改商品文件,填写销售日记帐。然后收款,记现金日记账,把取货单和发票给
顾客。结算工作根据销售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把销售报表送销售部,把财务报表送财务部。画出售货处理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2.奖券兑奖过程是:接收持券人的奖券,首先根据奖券库鉴别,若为无效奖券通知持券人并退还奖券,若为有效奖券,则使用中奖号码库的内容确定中奖信息,最后将中奖信息通知持券人。绘制奖券兑奖过程的数据流程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