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法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杨福忠 姚凤梅
来源:《领导之友·理论版》2016年第04期
[摘 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道德教化和法治化两条基本路径,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在核心价值观提出初期,采取道德教化的路径培育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效果会更好。随着道德教化出现边际效用递减,国家应重视法治在培育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我国以法治培育核心价值观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古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当前,以法治培育核心价值观,需要抓好政策导向、立法规范、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关键环节。 [关键词] 法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 杨福忠(1967—),男,河北省承德县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政策法律教研部教授、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宪法 基本理论。
姚凤梅(1968—),女,河北省承德县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文化。
[中图分类号] D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198X(2016)04-0030-06 [收稿日期] 2016-01-10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两种不同路径
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为了落实十八大精神,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如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做出了重要部署。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全民工程、系统工程、基础工程,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路径必定是多元的,归纳起来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道德教化的路径。所谓道德教化,是指“在善的伦理价值层面上,把人从人的本性状态提升到人性状态的工作”。[1]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教化,就是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具体方式,使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共识;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并自觉地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各项具体工作中。另一条是法治化的路径。什么是法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2](P199)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概念虽然较为久远,但迄今为止,它仍然是学界公认的概念。根据法治的这个定义,法治包括两个基本要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