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20:04:5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

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

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之间的间距 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 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A 【解析】 【详解】

两扇玻璃门向两侧分开后,人可以在两扇门中成两个完整的像,由于人的位置没变,所以像的位置也不变,A正确.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闭合后,灯L1、L2都能正常工作,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2∶3,此时灯L1、L2的电阻之比是

A.2∶l B 【解析】 【分析】 【详解】

B.l∶2 C.3∶2 D.2∶3

开关S闭合后,灯L1、L1都能正常工作,说明电路没有故障,从图中可以看出,甲表与L1并联,乙表与电源并联,所以甲乙为电压表,甲、乙两个电表的示数之比是1∶3,说明L1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之比为1∶3,又L1、L1串联,所以L1、L1电压值比为l∶1,由串联分压可得L1、L1的电阻之比是l∶1. 3.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的物块,并用一竖直

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运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

A.变小 A 【解析】 【详解】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把长木板看作杠杆,此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当动力臂不变,阻力大小不变,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阻力臂在减小,可得动力随之减小,答案选A。 4.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甲固定于水平绝缘支架上,另一带正电的小球乙从甲正上方A点由静止释放(图中虚线表示两球球心的连线).已知: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随它们之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若乙运动至B点时,所受重力恰好等于甲对它的排斥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对小球乙下落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到达B点前增加的动能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 B.到达B点后它能保持平衡状态

C.从A到B的过程中,它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 D.从A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比排斥力的功多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到达B点前,小球乙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变大,由于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和斥力的共同作用,故机械能不守恒,增加的动能不等于减小的重力势能,故A不符合题意;B.到达B点后,重力恰好等于甲对它的排斥力,由于惯性,小球乙会继续向下运动,不能保持平衡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乙受到重力和斥力的共同作用,由于斥力不断发生变化,故没有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从A点到B点,小球乙受到的重力不变,斥力逐渐变大,在B点时斥力才等于重力,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知,从A点到B点,重力做的功比排斥力的功多一些,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

(1)根据机械能是否守恒分析;(2)根据甲的受力情况分析;(3)根据甲的运动状态分析;(4)根据重力和斥力的大小分析做功的多少.

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移到b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随滑动变阻器

R2阻值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R2的总阻值为5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B.该电路的最大功率为1.6W

C.P在b端时,电阻R1的功率为2.1 W D.P在b端时,该电路的总功率为2.5 W 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甲所示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由图甲所R=2示电路可知,滑片在a端时,只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由图乙所示图象可知,时,电源电压U=6V,故A正确;由图示图象可知,当R2=22Ω时,电压表示数为2V,电路电流:I=U2/R2=U?U1/R2=6V?2V/22Ω=2.2A,定值电阻阻值:R1=U1/I=2V/2.2A=12Ω,当滑片在a端时,电路中电流最大,电路功率最大,最大功率:P=U2/R1=(6V)2/12Ω=1.6W,故B正确;P在b端时,电路电流I′=U/R1+R2=6V/12Ω+52Ω=2.1A,此时电阻R1的功率P1=I′2 R1=(2.1A)2×12Ω=2.1W,故C正确; P在b端时,该电路的总功率:P总=UI′=6V×2.1A=2.6W,故D错误.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6.小强用水平向右的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推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强的推力小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小强的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小强的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解析】 【详解】

ABC.因为用水平向右的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箱子,没有推动,所以箱子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

上所受的推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等于推力。故AC错误,B正确。 D.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它受到的重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 )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总功率变小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总功率变大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的亮度变暗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灯的亮度变暗 B 【解析】 【分析】

(1)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确定电压表示数变化;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分析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化,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确定总电阻变化,由欧姆定律判断电路电流变化;

(2)根据P?I2R,分析灯的功率变化确定灯的亮度变化;根据P?UI确定总功率变化. 【详解】

(1)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故示数不变,C错误;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电阻的规律,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2)根据P=I2R,灯的功率变大,灯变亮,D错误;根据P=UI,总功率变大,A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串联电路规律及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运用.

8.如图为玩具鸟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是( )

A.竖直上移玩具鸟 C.人向平面镜靠近 A

B.竖直下移平面镜 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

【解析】

解:A、竖直上移玩具鸟,玩具鸟相对于平面镜的位置发生变化,因为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像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B、竖直下移平面镜,C. 人向平面镜靠近 D. 像与镜间放一木板这三种情况中鸟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像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故BCD都错,A正确. 点睛: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进行分析. 9.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

B.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B 【解析】 【详解】

A、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故A正确;

B、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色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故C正确;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故D正确.

10.将两根电阻丝R1、R2分别插入甲、乙两瓶等量煤油中,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R1∶R2=2∶5,通电一段时间后,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为( )

A.2∶5 A 【解析】 【详解】

B.5∶2 C.4∶25 D.25∶4

由于两个电阻丝串联,电流相等,则在相等的时间内,R1、R2产生的热量之比故A是正确的.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下列有关奥运会中的一些运动项目说法正确的是:

江苏省徐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axm7an7z4mu7526k929d31q9p6am00ea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