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陈宝光:厮守“榫卯”
作者:宋明霞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32期
“与硬木长期接触,已经有点像那些木头了”,这是“宝哥”——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宝光的微信签名。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祝天下有情人皆如榫卯,爱情万年牢!”来自宝哥“七夕”的祝福木性十足。
“榫卯结构是祖先的艺术创造,是我们真正的荣耀!”陈宝光谈“榫卯”,激情洋溢,底气十足。
“不在家具企业,就在去家具企业的路上”。年近六旬,陈宝光仍然是“空中飞人”,不少文章都在飞机上完成。飞行与撰文连接在一起,就是中国传统家具的行与思。 繁荣背后的理性力量
晨起,沏一杯远方的新茶,一任嫩叶怀着春在杯中舒展,静静品味,山峦在唇边徘徊,也一并沏入世间繁杂……
置身于快速发展、热闹喧嚣的红木行业,陈宝光经常发出不同声音,那是他的静思心语。 “月初我去缅甸有个重要发现,我们所谓的红木,在当地只作为包装箱用料,是我们中国人发现了这些硬木的材料美,使之登上大雅之堂。我们不要跟在帝国主义后面唱衰自己的传统文化,我为中国当代红木家具人所创造出的辉煌骄傲、喝彩!”面对国际上对于 “中国侵吞世界硬木原材料”的质疑,陈宝光给出有力的回答。
“红木家具市场的繁荣并不是人为炒作的结果,炒作出来的泡沫不会维持太久。纵观我国家具制造的漫长历史,现在是很繁荣的时期。”陈宝光坚定地回应红木家具市场炒作说。 “虽然目前我国红木家具市场空前繁荣,但是并没有超越明代家具制作的巅峰……”设计是行业的灵魂,30多年来,陈宝光在设计方面用心良苦。对于红木家具行业存在的问题,他总是主动揭短,无情地剖析。
陈宝光几度撰文直指抄袭问题。“我观察,抄袭往往是企业决策者的主导意见。一般来说,设计师是不大愿意去抄袭的,即使抄袭也会含蓄一点。”他呼吁把企业问责和社会监督并举,推动行业进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