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阳中学2012年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命题教师 孟家丽
班级 姓名 考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2. 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 C.太阳 D.火星
3.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4.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上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5、学校医务室室内温度是28℃,芳芳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发现温
度计的示数(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是升后下降。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是海波熔化时温度—时间图像,其中正确表示海波熔化过程的是( )
A B C D 7、给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玻璃窗内表面出现冰花; B.放久了的樟脑变小了; C.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变少了; D.夏天冷饮杯的外壁有小水珠。 8.下列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用放大镜观察到的花 B.镜中猫的像 C.地面上鸽子的影子 D.水中树的倒影
9.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发射 D.发生镜面发射
10.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种刷牙方式既干净又舒服。下列声音的利用与电动牙刷的声音利用方式不同的是( ) A. 登雪山时不许高声讲话 B. 超声波清洗钟表
C. 彩超观察胎儿的生长情况 D. 超声波为结石患者击碎结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 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 为参照物. 12.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能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前者是使声音的 增大,后者是要较好的保持原声的 。 13.如图4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 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 ℃。
图4
14.小明盛热汤时,戴的眼镜马上变得雾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了,这是因为水 先 成水蒸气,又遇冷 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15.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球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井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16.光在 中传播最快,每秒传播 m.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2.56s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m. 17.人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米处,若人以0.5米/秒的速度向镜移动6秒后,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_____米,此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8.昆明快速公交(BRT)已开通运行.某时刻有一辆快速公交车甲和一辆普通公交车乙,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它们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s-t图象)如图5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运行2min后,甲车相对于乙车向 方向行驶,两车相距 m。
图5
19.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则反射角为_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水面(填“远离”或 “靠近”)。 三.实验探究题(29分)
20. (2分)如图6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____,木块的长度为 ______cm。
图6
21.(2分)如图7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s。
图7
22.(2分)画出图8中入射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图8 23.(2分)画出AB在镜中的像A’B
24.(5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图9 (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公式)。
(2)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3)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AC=______m/s。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______m/s。
(4)实验过程中应该保持斜面 (填“很小或很大”)的坡度 25.(3分)如图10,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
图10 26.(3分)如图1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用力敲击时发现小球被弹开的角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____越大。 图11 27.(6分).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 100 100 90 90
甲 乙 丙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2)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当地的大气压 (填“高于”或“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 28.(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
(1)如图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 。若用光屏替换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4分) (2)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表明: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4分) 四.综合题(共21分)。(注意:写出计算公式,带单位进行计算,)
29.(4分)如图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2.4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30.(5分).有一铁桥长4300米,一列长200米的火车过完桥用了15分钟,求火车在铁桥上运行的速度为多少?
31.(6分)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 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32.(6分)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一位乘客在车到达的A处时,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正好是8时整;当车到B处时,他又看了一下手表,时间是8时48分,则小汽车在A、B间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