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10:48: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清

7.5×3×0.9厘米;7.8×4.6×4.6厘米 估 价:RMB 106000

墨床为卷书式,两端翻卷,雕琢梅花枝干;梅花状笔筒口底镶碧玉,外壁以浅浮雕琢出折枝梅花。两件文玩器形秀巧,白润剔透。

玉竹节镇纸 清

长9.5厘米

估 价:RMB 18000-26000

玉人面洗 清中期 长16厘米

估 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19800

玉鸭形水呈 清 长9厘米

估 价:RMB 20000—30000

白玉质,鸭子形象逼真,刻画细腻,既有实用价值,又具玩赏性能,是一件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带木座。

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玉竹节镇纸

玉人面洗

玉鸭形水呈

玉如意

“如意”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柄端,以备遗忘。古时还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

者之用。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如意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这种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

清代创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镶、五镶形式的如意。其中有一种少见的如意,它是在玉如意的头上,先按图样琢出槽子,然后用五颜六色的宝石嵌进去,这种做法十分费工,故而难得。例如有这么一个如章头,在洁白如脂的整块玉石上,镶嵌着一对鹌鹑与一组成熟丰满的谷穗,颜色鲜艳,形象逼真。因“穗”与“岁”,“鹌”与“安”同音,这个如意就叫“岁岁平安如意”。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玉福寿如意 清

长40.5厘米

估 价:RMB 50000—80000

青白玉质,整材雕琢,色泽青涧,图案布局合理,雕琢工艺流畅。

白玉八仙如意

搜索更多关于: 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的文档
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iwe2wlfj3jk4h7snl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