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清
7.5×3×0.9厘米;7.8×4.6×4.6厘米 估 价:RMB 106000
墨床为卷书式,两端翻卷,雕琢梅花枝干;梅花状笔筒口底镶碧玉,外壁以浅浮雕琢出折枝梅花。两件文玩器形秀巧,白润剔透。
玉竹节镇纸 清
长9.5厘米
估 价:RMB 18000-26000
玉人面洗 清中期 长16厘米
估 价:RMB 20000~30000 成交价:RMB 19800
玉鸭形水呈 清 长9厘米
估 价:RMB 20000—30000
白玉质,鸭子形象逼真,刻画细腻,既有实用价值,又具玩赏性能,是一件雅俗共赏的艺术作品。带木座。
白玉雕梅花镶碧玉口底笔筒和墨床
玉竹节镇纸
玉人面洗
玉鸭形水呈
玉如意
“如意”是供玩赏的吉利器物。玉如意始于魏晋,盛于明清。如意的形状像长柄钩,钩头扁如贝叶。明、清两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来临。“如意”一词出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铜、玉制作。讲僧持之记文于柄端,以备遗忘。古时还有手持如意的菩萨像。我国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挠),又有记事于上的“笏”(亦称“朝笏”、“手板”),如意则兼二
者之用。
古代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明代也有但少见。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的玩物,宝座旁、寝殿中均摆有如意,以示吉祥、顺心。如意有多种品类,均极为精美。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如意多雕有龙纹,有的还在玉制的如意上嵌上由碧玺、松石、宝石所雕成的花卉,大多是桃果、灵芝、蝙蝠之类。这种如意上的蝙蝠寓意多福,桃寓长寿,是明清常见的祝颂图案。
清代创造出有首、中、尾的三镶、五镶形式的如意。其中有一种少见的如意,它是在玉如意的头上,先按图样琢出槽子,然后用五颜六色的宝石嵌进去,这种做法十分费工,故而难得。例如有这么一个如章头,在洁白如脂的整块玉石上,镶嵌着一对鹌鹑与一组成熟丰满的谷穗,颜色鲜艳,形象逼真。因“穗”与“岁”,“鹌”与“安”同音,这个如意就叫“岁岁平安如意”。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玉福寿如意 清
长40.5厘米
估 价:RMB 50000—80000
青白玉质,整材雕琢,色泽青涧,图案布局合理,雕琢工艺流畅。
白玉八仙如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