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一、 设计思想
以关注学生自身发展和个性需要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学到经济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参与现实的经济生活,用其所学,解其所惑,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培养自主创新型实用人才。
本教学设计主要以情景创设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色的体验,在角色体验的过程中完成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新生,刚刚从初中阶段过渡到高中阶段,形象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他们对身边的一些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和关注,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不够,所以对纯粹的经济理论把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兴趣不足。所以,教师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使他们获取理性知识,从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共分为两目,第一目,供求影响价格;第二目,价值决定价格。第一目主要把握三个层面的问题:①市场上商品的价格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②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③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就升高;供不应求,商品价格就降低。
第二目主要从四方面来理解:①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②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③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④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并能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 (2)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3)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何时何地购买商品比较经济划算,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注重效率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重点 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六、教学难点 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七、教学策略和手段
本框教学主要运用学生主体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开展活动,在角色体验中获取知识,使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八、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收集自己身边购物场所几种商品的具体价格,了解当前商品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和相关原因。
2、教师教学准备,认真收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关商品价格变动的背景材料,根据学生实际设计相应场景,设置不同角色,备好课,认真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最直观的感性体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九、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感受生活】
多媒体显示
电视剧《大宅门》部分内容简介: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买进大宗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h
问题思考:
(1)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要1000斤黄连? (2)为什么几天后市场上黄连多了,价格下降了? (3)你还能举出生活中价格变化的例子吗?
(4)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是如何影响价格的?
(5)黄连的价格能高过人参的价格吗?能低过萝卜的价格吗? (6)商品的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教师:学习完这一节课,我们就能很好地解答以上的问题,体会七爷的智慧过人。
【情景体验,探究生活】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板书】 1、供求影响价格【板书】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1-12页并讨论思考1-3题。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1:七爷放出口风要再买1000斤黄连,药商见有利可图,大量购进黄连,市场上黄连多了,黄连价格下降。
学生2、市场上黄连多了,药商为了卖出黄连,相互之间形成竞争关系,药商竞相降价,黄连价格下降;市场上黄连泛滥,竞争加剧,价格就会狂降。
学生3:生活中类似的价格变化的例子还有:禽流感期间,市场上鸡肉价格大幅度下降;季末,商场上的皮衣价格大幅度下降;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视频中七爷通过放口风要再买1000斤黄连,使药商大量购进黄连,等市场上黄连泛滥时七爷以便宜的价格购进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我们生活中也存在不少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应该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购买商品会比较经济划算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商品的价格的。我们先来看下面四组镜头:看教材P11
镜头一:下雨天,露天菜场菜价下降; 苹果遭雹灾减产,价格大幅上涨;
镜头二:秋冬换季时,皮衣卖上好价钱,夏天却不得不打折出售;同一种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卖到几元钱,大量上市后每斤只卖几角钱。
镜头三: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爆,在海南降价也少有人问津;沿海地区水产品价格便宜,内陆地区吃海鲜就得付高价。
镜头四: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原油,油价上涨; 问:这四组镜头中,分别是什么因素导致价格的变化? 【合作探究一】
请各位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导致黄连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怎样对价格产生影响的?可以在阅读教材P11四组镜头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对照你们自己的列举的事例展开探究。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一:镜头一中的下雨天露天菜场的菜和雹灾中的苹果的价格变化是由气候因素导致的。镜头二中的皮衣价格变化一方面受气候影响,一方面也和西瓜一样受时间影响。
学生二:镜头三中的羽绒服和水产品的价格变动都是由地域因素导致的。镜头四中石油价格则是受生产影响的。 教师:(正确评价学生上述回答)上述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是通过何种途径来实现的,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讨论回答: (都是通过影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价格的)
教师总结:上述因素实际上都是通过改变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雹灾中的苹果,价格大幅度上涨,体现的是气候因素对价格的影响,而实际上,雹灾中的苹果是由于气候变化,造成苹果产量大幅减少,从而影响苹果的供给量,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苹果的价格。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再次体会供求关系变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并找出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含义、特点。
教师总结:
图一:商品短缺,供不应求,买者竞相购买,卖者趁机提价,物以稀为贵,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上涨,这种特点的市场称为卖方市场。
图二:商品过剩,供过于求,卖者竞相出售,买者持币待购,货多不值钱,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价格下降,这种特点的市场称为买方市场。
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这个价格变化流程图 (展开导致价格变动的流程图框架)
地域 气候 改变 影响 供大于求 买方受益(买方市场)
时间 供求 价格
生产条件等 供小于求 卖
方受益(卖方市场)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多媒体显示
教师:以上我们分析了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然而,黄连再贵贵不过人参,再便宜也不会比萝卜价格低。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另一个内容:价值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板书】
引入:教材P12-13彩电与收音机、汽车与自行车的价格比较,问:决定价格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设置情景】四组同学分别作为现在四家(甲、乙、丙、丁)织袜企业的老板,你们生产状况和生产一双袜子所需时间在屏幕上显示出
企业 甲厂 生产状况 手工作坊 生产一双袜子所需的时间
2小时 1小时 1.5小时 0.5小时 乙厂 机器生产(大多数企业采用) 丙厂 机器生产(员工积极性低) 丁厂 电脑全自动设备(少数企业) 结论
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合作探究二】你们企业的劳动时间可能作为衡量一双袜子价值量的标准吗?并自我说明理由。
甲厂代表A:我们厂用的时间不可能作为标准,因为时间太长了,生产状况太差
甲厂代表B:可以作为价值量的标准,时间长,价值量大,手工编织的袜子当然要贵些
乙厂:你们厂的时间不能作为标准,生产水平这么低还能做标准,那么整个社会生产水平越差,东西就卖得越贵,这不符合实际,我们的时间才可能作为标准,我们采用的劳动工具是这个行业大多数企业采用的
丙厂:我们时间不能作为标准,员工积极性太低了 丁厂:我们能作为标准,我们设备先进,用的时间又短
甲厂:不行啊!大家用的时间都这么多,你们时间短以此标准很显然对大多数企业不公平 ……
【师】总结:作为衡量标准的时间只能是同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所耗费的时间,经济学上我们称为社会必要劳动所耗费的时间,商品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通过刚才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了解书本的介绍即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