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C.各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各有自己的特点
D.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是当前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8.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 A.思维方式 B.交往方式
C.行为选择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9. 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 )
A.文化传播 B.文化交流 C.文化继承 D.文化创新
30. 一个地区的战略发展,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对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A.文化是基础,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B.政治是基础,经济和文化服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
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D.政治是基础,经济是政治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31.孔子的《论语》被公认为代表中国文化首屈一指的著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思想在历史的变化发展中存续下来,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 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32.短信文化的发展为移动通信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使移动增值业务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延伸。 这说明 ( )
A.经济决定文化 B.文化反映经济 C.文化决定经济 D.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33.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4. 关于民族文化鲁迅先生曾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B.世界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汇总
C.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五彩缤纷 D.民族特征越明显的文化越是先进的文化
35. “世界各地出现的‘汉语热’,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巨大潜力。”这一观点肯定了
5
( )
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B.文化具有多样性需要博采众长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 D.文化教育对经济有重大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36.我校2013开展文化校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此外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社团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请从文化对个人影响的角度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并谈谈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10分)
37.2014/3/19《我爱发明》之“粉碎精灵”说的是:邓尾普普通通的工人和农民,源于对工作和生活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开始了执着的发明旅程:通过研究传统生产技艺和工具存在的问题,以及学习国内外同类设备的优缺点,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次次改进实验,成功发明了香蕉树粉碎还田机和多功能旋转式地下根茎切碎机,均获得国家专利。这两项发明不仅提高了生产力,还降低了劳动成本,为农民香蕉园清理实现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邓尾是怎样创新取得发明成功的。(8分)
38.世界杯不光是体育盛宴,它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巴西世界杯开幕式不再单纯热衷于对
6
本国文化、风土人情的展示,而是开始尝试通过形象化的演绎启示人们热爱地球、珍爱生命、保护生态。
在巴西世界杯上,每当自己的队伍进了球,我们看到巴西球迷敲着鼓,跳起了桑巴舞;而法国球迷双臂前伸,双手左右翻动,跳起了法兰西舞蹈;韩国球迷穿戴者典雅的高丽古装,敲响了鲜族长鼓。
不同国度的球迷不同的庆祝方式体现了什么? 人们应怎样对待这种现象?世界杯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有什么意义? (12分)
7
高一文化生活期末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36、答案:(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分)
③文化还塑造人生,不同文化对人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同。建设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增强精神力 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分) ④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2分)
(2)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因此中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活动。(2分)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