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的趋势探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7 15:41: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的趋势探讨

提要:我国现行内外资两套 企业 所得税制的成本、费用

等扣除项目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我国内资企业的 发展 。外国的现行企业所得税的扣除项目政策对我国改革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两法合并后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劳动力补偿、风险准备金提取、资产税务处理、广告费提取、业务招待费提取、公益救济性捐赠等扣除项目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 合并 成本费用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 社会 的重要 内容 。 目前 ,我国已经步入WTO的后过渡期,关税在两三年内将接近最终减让水平,外资资本进入的地域限制、数量限制、股权份额限制也将逐步取消,内资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内外有别的税收政策对目前的国内企业来说既失公平,也不符合WTO规则的实质,两套企业所得税制度并轨已经迫在眉睫。要实现两税合一,应在纳税主体、收入确认标准、计征税率,税前扣除项目标准、范围等方面予以统一和规范,其中税前成本费用等项目的扣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代写论文 一、我国现行内外两套税制的差异比较 论文网

(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扣除的共同原则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我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以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据以作为 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的基数。其中准予扣除的项目,是指与纳税人取得收入有关的成本、费用和损失。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必须严格区分经营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必须按税收法规规定分期折旧、摊销或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除税收法规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确认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作文 /zuowen/

1、权责发生制原则。即纳税人应在费用发生时而不是实际支付时确认扣除。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2、配比原则。即纳税人发生的费用应在费用应配比或应分配的当期申报扣除。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应申报的可扣除费用不得提前或滞后申报扣除。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3、相关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取得应税收入相关。 代写论文

4、确定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的费用不论何时支付,其金额必须是确定的。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合理性原则。即纳税人可扣除费用的计算和分配 方法 应符合一般的经营常规和 会计 惯例。 作文 /zuowen/

(二)两套税制税基的具体差异 毕业论文

我国当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法定税率虽然都是33%,但是两套企业所得税的税基存在很大差异,直接导致内外资企业承受不同的税收负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文 /zuowen/

1、费用列支标准方面:在工资和福利、工会、 教育 三项费用,公益、救济性捐赠、广告费列支比例及固定资产折旧处理等方面,内资企业的列支标准较外资企业有较大限制。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 工资及福利、工会、教育三项经费支出,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标准列支,计税工资分五种形式,其中最具普遍性的是定额标准。定额自2000年起改为800元,个别地区需高于现额的,可在不高于20%的幅度内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审定,超过计税工资标准的部分不予列支;福利、工会、教育三项费用分别按计税工资总额的14%、2%和1.5%计提;而外资企业可向税务机关备案后据实列支工资支出,并以实发工资为基数计提14%、2%、1.5%计提三费。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公益、救济性捐赠,内资企业在不超过纳税调整前所得的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而对于外资企业公益、救济性捐赠没有限制,允许全部在税前扣除。 论文网

(3) 广告费比例,内资企业中食品、日化、家电、通信、软件开发、集成电路、房地产开发、 体育 文化和家具建材商城等七大行

关于企业所得税成本费用等扣除项目的趋势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xr2h01pv941z4g1sgcd5uqa87r003016q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