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大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设备的设计
1 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 真空冷冻干燥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食品保鲜技术。但冻干技术又有其致命的缺 点,就是冻干设备投资大,使用能耗高。同国外技术相比,国产冻干设备在生产效率、 使用能耗、冻干产品质量等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指标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提高冻干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其使用能耗是国产冻干设备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 大型食品冷冻干燥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2.1 大型食品冷冻干燥机的研究现状 食品冻干机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第一代产品与药品冻干机相似,制品装于托盘内,托盘置于搁扳上,搁板与托盘接触进行传热以提供升华热。由于固态食品是松散地堆砌在托盘内,在批量冻干生产时要均匀地装盘、均匀地接触传热是困难的。为了避免接触良好部位的产品局部过热,搁板的温度一般设定较低,因而要使制品的已干层内残留的斑斑点点的未升华部分得到干燥,就需很长的时间,此外在长圆1
筒内的搁板上装卸托盘也是很麻烦的。因此这时冻干食品的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如何改善接触传热效率是这一时期食品冻干机竞争的焦点。 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除咖啡外的其他冻干食品的市场量很有限,食品冻干机的制造商们就把精力集中于产品单一、批量大的冻干咖啡的连续冻干机的开发上。针对托盘、搁板、接触传热方式的冻干机生产效率低、装卸困难的缺点,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先后开发出振动筛式、旋转滚筒式和刮板式等连续食品冻干机。这些冻干机的共同特点是,制品进入干燥仓后,由振动筛、振动干燥床(或旋转多边形滚筒,或刮板)一边将制品搅拌,一边使之从入口缓慢地输送到出口,在搅拌和输送中干燥。 丹麦的Atlas公司认为,搅拌输送制品方式会造成至少1%以上的制品飞散损失,而且飞散损失的制品残留在冻干机内又会污染机器,破坏机器的工作性能。因此他们仍坚持托盘装制品,通过用移动托盘来输送制品的方式,成功地开发出CONRAD连续式冻干机,同对也开发出适于品种多样,批量不大的产品的RAY型批次式冻干机,这种形式的冻干机很快就占领了欧美市场,也进入到亚洲和其他地区。后来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所生产的食品冻干机也都是托盘、辐射加热方式。 2.2 大型食品冷冻干燥机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国产还是国外引进的冻干设备,其相同缺点是价格高,能耗高,投资收回慢。降低成本,减少能耗是冻干机今后的主攻方向。因此,冻干机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应该是: (1) 改进结构、优化设计、降低成本、减少能耗。国外有些冻干机不采用不锈钢制造,而采用低碳钢涂覆食品用可烘干树脂,涂层厚度为0.12-0.20mm,在室温下会发出红外线。加热搁板表面涂高性能远红外发射材料,增强辐射能力;料盘表面处理,增强其吸热能力。 (2) 保证质量,提高性能。有的厂家生产的冻干机自安装好之后,一直不能投入正常生产;有的冻干机虽然能生产,但能耗太高,产量越大,赔钱越多;还有的冻干机不断出现故障,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冻干机的质量必须保证,可靠性要提高。要提高冻干机的性能,除了保证加热速率、抽气速率、温度均匀性、真空度稳定性之外,还应增强设备新的功能。 (3) 开发连续式冻干设备。目前生产的冻干机大多是间歇式的,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冻手产品的消费量会增大,因此发展连续式冻干设备、增加冻干产品的产量是必然趋势。 (4) 提高卫生标准。近年来西方国家在食品生产企业开始推行HACCP系统(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对食品设备消毒杀菌,卫生管理等提出了严肃的要求。因此,日本许多厂家纷纷将原有镀锌钢板的干燥仓改为不锈钢干燥仓,因为在向干燥
2
仓通蒸气进行灭菌的过程中,镀锌层会与60~80℃湿热蒸气发生反应生成微粉,污染食品。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设计一台大型真空冷冻干燥设备,冻干面积为50m2。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干燥室箱体的选型,干燥室要设计搁板,确定隔板的结构,干燥室外需要设计绝热结构,捕水器的结构及其余零部件的设计。要求干燥室最好能加清洗装置和消毒装置。 4 拟采用的研究的方案 大型真空冷冻机按结构可分为干燥室、捕水器、制冷机、真空泵和阀门、电气控制元件等几个部分。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冻干合一型,一种是冻干分离型。前者是将冻干装置置于干燥仓内,干燥过程在干燥仓内一次完成,这种形式减少了冻结食品的运输,但干燥仓内应合理设计干燥搁板、加热板、制冷装置的关系,且对干燥仓需要保温;后者是食品冻结与干燥过程分开进行,将冻结好的食品放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干燥室内不含制冷装置,可简化干燥仓的结构。本文设计的是冻干分离型。设计的主要部分是干燥室,捕水器。大型冻干机多数带有液压封盖系统,搁板是活动的,采用间冷间热式,使用冷媒(液氨,氟利昂-12,四氟乙烷)与热媒(热水、蒸汽,空气)。冻干室和捕水器的制冷系统分成两套,在冻干室中设有搁板,用来搁置冻干的物料。加热通过搁板进行,按照热量的提供方式不同,加热有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形式。捕水器用来凝结物料升华产生的水汽,一般用管道和干燥室相连,凝结温度要求-40℃以下,捕水器的制冷系统制冷量应大于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温度应低于干燥室制冷温度。真空系统是为了保持干燥室和捕水器中所必要的真空度,并抽出连接管道及阀门处泄漏入系统的空气及不凝性气体。 5 研究的方法或措施 通过对冻干机中各个系统的分析,对其中的干燥室、捕水器和各个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和理论的分析计算,确定设计所需要选用的各个零部件,(1)干燥室要设计其大小、形状等;(2)捕水器的大小及其形状;(3)整体的方案结构等等。根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设计出符合本课题要求的冻干机。整体方案设计图暂定,如图1所示: 3
1—蒸汽源 2—循环水泵 3—干燥室 4—阀门 5—捕水器 6—膨胀阀 7—冷凝器 8—制冷压缩机 9—热交换器 10—真空泵 11—加热调节阀 12—恒温循环水罐 13—冷却换热器 14—冷却调节阀 15—蒸汽加热器 图1 冷冻干燥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工作原理:在冷库中将物料冻结到共晶点温度以下,使水分变成固态的冰,然后将经过前处理的预冻物料装入干燥室内,在低温真空状态下,由加热板导热或辐射方式供给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直接由冰升华成水蒸气。不断升华出的水蒸气,由真空泵组抽至捕水仓内,在一40℃左右的排管外壁上凝结。直至按冻干曲线达到规定的要求而停止供热和抽真空,完成物料冻干全过程。当物料冻结后,对搁板加热使之内部水分能够直接升华,捕水器将冻干室内的水蒸气捕捉使之结霜在捕水器上,余下的气体经真空泵抽出。 7 前期已开展工作闰土机械外文翻译成品某宝dian (1)查找和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明确研究课题的相关内容。 (2)拟定论文大纲,明确论文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写论文的思路。 (3)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集。 8 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 第1-2周: 查找资料,熟悉课题;写开题报告。 第3-8周: 总体方案的设计,各零部件的计算、分析和选择。 第6-9周: 完成装配图。 第10-13周:完成零部件的图。 第14-18周:完成论文及翻译,准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