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一》教案
设计者 陈金萍
知识与技能: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原文,借助注释理解原文意思,背诵相关语句。 三 维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自读自悟。小组或同桌互相讨论教师点拨理解原文及其中名句。 2、互背竞背积累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古人良好的学习品质,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继承先祖们的学习品质。 教学 会读原文,理解名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学习品质。 重点 教学 理解名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明白做人的道理。 难点 教学 生字卡片、课件等。 准备 教学 2课时 时间 第一课时 一、揭示学习内容,学生借助拼音学习原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检查读文情况、 教学 过程 设计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断句,划句子节奏。 2、逐篇落实读文要求学生练习诵读原文。 3、小组展示诵读情况 三、引导学生理解原文大概意思。 1、教师讲解。 2、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内容,重点句,名句。 四、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集体诵读。 二、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原文中心名句。 p3: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p5: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三、进一步理解名句。 1、学生先说说自己理解哪句话,教师适时点拨。 2、教师讲解疑难名句 四、学生积累名句。 1、生齐读名句 2、学生多形式诵读名句。 板书设计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后记 或 反思
《千字文二》教案
设计者 陈金萍
知识与技能: 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原文,借助注释理解原文意思,背诵相关语句。 三 维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理解原文及其中心名句 2、多种方式竞赛背诵,积累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探究精神,从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品质。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时间 熟读原文,诵读名句,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理解名句,培养学生乐学的学习品质。 生字卡片、课件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学习内容,学生借助拼音学习原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检查读文情况。 教学 过程 1、指名读原文,纠正字音,指导断句,读出节奏感。 2、逐篇落实读文要求,学生练习诵读原文。 设计 三、引导学生理解原文大致意思、 1、教师讲解。 2、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内容,鼓励学生质疑,师解疑。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齐诵读原文内容。 二、教师指导学生理解原文中心名句。 p6: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p7: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p8: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原文中心名句。 1、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哪几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2、教师适时点拨,渗透品行教育,做贤能的人。 3、教师点拨名句关键疑难点 四、学生积累竞背名句。 五、小结。 通过本周的活动,我们对自然科学知识又多了更多的了解,我们更应学习古人贤能好学的品质。 板书设计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后记 或 反思
《千字文三》教案
设计者 陈金萍
知识与技能: 学生借助读音读准字音,读通原文,借助注释理解原文意思,背诵三 维 目 标 相关语句。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读自悟,互相讨论,教师点拨,理解原文及其中的名句。 2、以多种方式竞背,积累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古代贤明君王治国的理念,乐学做一个贤能的人。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准备 教学 时间 读书原文,记诵名句,鼓励学生学做一个贤能的人。 理解名句,立志做贤能的人。 生字卡片、课件等。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学习内容,学生借助注音学习原文,要求读准字音。 二、检查读文情况。 教学 1、指名学生读原文,纠正字音,指导读句子。 过程 2、逐篇落实读文要求,学生练习诵读原文。 设计 3、分小组展示诵读情况。 三、引导学生理解原文大致意思。 1、教师结合注释讲明原文的大致意思。 重点理解“鳞潜”“龙师”“鸟官”“乃”“陶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