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探索者的诚实
PhybiHumanitygroupCarridonUniversity
我们说:“Carridon大学的成员,都是诚实的探索者.”我们也说:“维特根斯坦是一个诚实的思想者.”
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探索者的诚实?
0.探索者
首先,我们谈论的是探索者,既然是探索者,那已经相当诚实了.他们是部分地或者真切地在探索世界,因为未知和疑问的诱惑而做此.并非所有学界成员,都能称得上探索者——许多蝇营狗苟,追名逐利的人充斥其中,这类人当然不在探索者之列,甚至可称作斯文败类,自然不在本文的范围之内.我们探讨的是更深层次的诚实,而且我们会看到,作为一个诚实的探索者,并不容易.
小孩子无疑是诚实的,然而由于尘世的浸染和人性的缺陷,有些人成人之后就丧失了赤子之心,不再诚实.
1.人性的虚伪
人性固有虚伪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喜欢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和自尊.他们会趋于利用一切手段,来维护和提高自己的自尊.这点在成长期是必要的,但如果没有意识到或者发展过度,人就会失去其赤子之心,其心不纯矣!成为一个追逐自尊的工具,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算什么好事;特别是对于做学问的人,如果仅仅是为了维护自己那点小小的自尊,而失去接受不同意见和自我批判的能力,那自己的学术生命基本可算终结.
遗憾的是,在现代社会特别在中国,由于过度强调竞争精神——这种精神在其他领域也许至关重要,但对于学术探索而言,绝对是一剂毒药——学术与竞争无关,学术中的强弱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能看到,在中国顶级高校中的这种竞争精神,这种精神还被学校和媒体所鼓励,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将智力水平和学术水平用来获取心理上的优越感,这本身就是极其幼稚可笑的——至少大部分是幼稚可笑的.
众所周知,探索的的根本动机,乃是来自未知世界的诱惑,以及我们心中对未解的疑团追究,而不是为了在智力上超越别人,以此获得自尊——其他领域,商界,政界,名利场,这种行为和想法是合理的,然而在探索和学术领域——这是有悖科学精神,有害学术发展的.
我们应该无意成为什么最强者,也没有多少人成为所谓的最强者,引导我们前进的,不过是我们保持终身的探究欲——这就是一个层次上的诚实的探索者.如果觉悟到此,其他的功名利禄自然如同浮云.享受探索的乐趣,这已经是对探索者最大最好的回报.
2.老老实实,实事求是
学术上的思考和写作,我们认为应该朴实无华,有一说一,切忌卖弄学识,哗众
取宠.所谓大道至简,大道至朴.看一个人说话文风,就很容易判断他是否诚实.
学术上容不得下一丝虚假.
3.批判和自我批判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观点保持谨慎和适度的谦虚,如果一个人真的具备自我批判的习惯的话,这点行为是必然的产物.一个总是为自己的观点辩护的,而不会自我批判的人,其思考不会达到很深的高度.维特根斯坦就是一个自我批判的典型,这从他和别人讨论哲学的方式上可以看出,他总是极力挖掘自己论证的漏洞,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思考,不给自己肤浅或者有漏洞的思想,留下任何余地——这也是其哲学思想较为深入的原因之一.
如果把自己当做权威,高高在上,而不愿意平等地和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平等地探讨问题,毫无疑问,这种人的学术生命已经终结.在学术上,只有先学和后学之分,而无权威和菜鸡之别.任何探索者,在学术探讨中都是平等的.谁把自己视为权威,谁就要被上帝所嘲弄.在真理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我们也应该甘愿做个小学生.只有像小学生那般单纯,那般天真,我们的学术生命才能持续到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