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2015届湖北十堰中考)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下面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描绘冬猎盛况,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豪情壮
志跃然纸上。
B.写作此词时,作者刚刚四十岁,而词中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 C.词中运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含蓄委婉地表示: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
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D.季羡林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苏轼的才能是多方面的,在词
的创作上,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词派,与辛弃疾并称。
(2)请你自选角度,对“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做点赏析。 【答案】 (1)B
(2) (2分)角度一:描绘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角度二:抒写作者的爱国思想和豪情壮志;
角度三:运用比喻,雕弓如满月,生动形象地展示力量,表明决心。引用,用“射天狠”委婉地指出边防重点。(任选一个角度,内容具体,表述明确即可;从其他角度赏析,合理亦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文是所学诗词,根据所学所记理解内容,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梳理内容,抓住相关信
息,比较判断正误。B错,本诗作者开篇一句“老夫聊发少年狂”有不服老的含义,全诗表达了作者老当益壮期望重上战场杀敌报国的愿望,所以“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的迟暮之感”这样的分析是错误的。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2015届湖北襄阳中考)诗词赏析(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 ”和
“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分)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2分) 【答案】
(1) “凄凉地”;“弃置身”。(每空1分,共2分)
(2)“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或“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
气概”;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意对即可,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赏析能力,一切景语即情语,注意关键词语“被贬谪、遭弃置”,写
出凄凉地,弃置身即可。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
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如:“长”指振作、增加、增长等意思,生动地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2015届湖南郴州中考)古诗词赏析(8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首词上、下片各描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2)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请分析这“壮”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
(1)这首词上片追忆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下片描述了激励的战斗场面。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
壮志,抒发了词人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之情。
(2)“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有军营生活、战斗场面的激越雄壮;从情感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
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又有壮丽豪放的特点。所以是“赋壮词”。 评分标准:4分。能从题材、情感、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意近即可。
【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这首词是以“军旅战争”为题材,主要写的是军营生
活,通过回忆战争场景来表现自己想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辛弃疾也想以此来抚慰他的好朋友陈同甫,希望他能和自己一样,所以无论从题材上还是思想上都是一手状词。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2015届江苏淮安中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表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 (2)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 【答案】
(1)“浮”有动态感,表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
(2)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独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表达
效果。炼字主要从炼意、炼境、炼手法几个角度进行分析,此题主要是炼境,分析这两个词语在意境创设方面的作用,主要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雄浑壮阔的特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诗歌情感的题目,要结合作者的经历和诗中的关键词语分析,再结合杜甫的忧国
忧民的情怀分析。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4年题组]
一、【2014中考黑龙江省绥化卷】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1分)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1分) 【答案】①夸张 ②爱国热情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根据“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此句找到相关诗句即“黑云压城城欲摧,甲
光向日金鳞开”,从修辞手法方面判断,“城欲摧”为夸张。第二题,根据“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一句中的“报君”“为君死”即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之情。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
为鉴赏评价D。
二、【2014中考湖南省衡阳卷】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4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分) 【答案】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发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
颈联: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解析】
试题分析: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
构思入手。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这里分别从颔联的比喻手法,颈联的双关手法来进行鉴赏。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舍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