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2014年中考湖北省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卷】古诗赏析(2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7.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这首七言律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
B.诗歌以诗人行踪为线索,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生动描绘了西湖的明媚风光。
C.“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白沙堤”这些词语,都突出了西湖早春的特点。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陶醉于美好湖光山色的喜悦心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诗是所学名诗,内容浅显,抓住各选项表述的要点,与诗中相关内容一一比照判断正误。C
句所选词语中“白沙堤”与季节无关,因此不能表现早春的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2014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A.全诗从清幽的环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B.首句“独怜”二字,寓意深刻,凸显出作者的孤傲品性。
C.诗歌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黄鹂的鸣声,衬托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
D.尾句“舟自横”一语,意即“小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漂浮着”,集中表现出闲静、寂寞的意境。 【答案】(2分)B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归纳
归纳 1: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了解和识记作家作品,
归纳 2:鉴赏诗歌的形象。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
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
归纳3: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体会诗歌的艺术技巧,就是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能力。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归纳 4:鉴赏诗歌的语言。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
以有“炼字”“诗眼”之说。
归纳 5: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鉴赏诗歌的情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丰富心灵,陶冶性情。
?易错易混
几种创作手法的辨别 1.衬托与对比 2.联想和想象 3.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4.动静结合和以动写静
?解题技能
1.内容鉴赏,品出诗歌的血肉。
此类考题往往要求学生从诗词的用语与诗句着手,通过理解诗词描绘的意象,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写作背景,全面理解和剖析诗歌的具体内容,进行准确的推断、描绘和概括。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主题挖掘,挖出诗歌灵魂。
此类诗歌鉴赏题,重在挖掘诗歌的主题,要求学生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认识到诗歌所要表达的某一主题,即阐述的某一哲理,抒发的某一感情。学生应全面了解背景,把握形象内涵,体会意境特点,明确抒情方式。
3.手法鉴赏,悟出诗歌技巧。
诗歌的创作手法是诗歌体裁较为独特的特征。该题型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创作手法的认知理解。这要求学生要明确常见的衬托与对比、联想和想象、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活用典故等创作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并能鉴赏其表达作用。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
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
4.语言赏析,赏出诗歌美感。
品味诗歌语言,主要是品味关键字词,古人写作诗歌讲究对字的推敲,所以有“炼字”“诗眼”之说。品味关键字词是诗歌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应留心字词在诗中的意思,体会该字词在诗中创设的意境,学会分析该字词所传达的情感。
典例:(2015届江苏南通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6分)
天平山中 [明]杨 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楝(liàn):楝树,落叶乔木,春天开淡紫色花。
(1)请发挥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3分) (2)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送”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3分) 【答案】
(1)在绵绵春雨中,楝树开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显得格外娇艳和滋润。南风轻轻吹拂,
在郁郁葱葱的草木丛里,不时露出一树树金黄色的枇杷。(3分)
(2)“送”字是拟人手法.(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回家路上“莺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现了诗
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1分)
①
辞手法,多角度的描绘诗可所表现的景物的画面。 【考点定位】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年模拟
一、(山东潍坊高密市高密四中文慧学校2014-2015学年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7—9题。(9分)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3分) 诗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3分) 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品格?(3分) 【答案】
高洁清秀(淡雅、朴素) 托物言志
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解析】
试题分析:把握诗歌内容,就是要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是要求学生把握诗意以及基本表情达意的方式
等,是诗鉴赏的重要考点之一。解答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这里描绘了梅花高洁清秀等特点。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
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此处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二、(江苏省盐城市东台苏东双语学校2015届九年级模拟)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①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士兵。
③曹刘:指曹操、刘备。孙仲谋:指孙权。 词人在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结合词句说说这首词下阕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主要特点?(3分) 【答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