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xxxxxxxx第一中学
2019届物理科目一轮复习计划
一、一轮复习教学进度计划 时 间 2018.08.02-- 2018.08.14 课 题 第一章 直线运动 课时内容 1. 质点、位移、速度、加速度(2课时) 2.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4课时) 3.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3课时) 4.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课时) 5.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6. 重力 弹力 摩擦力(3课时) 7. 力的合成与分解(3课时) 8. 共点力的平衡(4课时) 9.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2课时) 10.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课时) 11.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3课时) 2.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3课时) 3.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2课时) 4. 动力学中的典型模型(2课时) 5.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3课时) 6.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1. 曲线运动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3课时) 2. 平抛运动(3课时) 3. 圆周运动(3课时) 4. 万有引力与航天(5课时) 5.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1. 功 功率(3课时) 2. 动能和动能定理(3课时)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3课时) 4. 功能关系与能量守恒定律(2课时) 5.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2课时) 6.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2课时) 7.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课时) 8.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2018.08.16-- 2018.09.08 第二章 相互作用与共点力平衡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2018.09.09-- 2018.09.28 第四章 2018.09.29曲线运动 万-- 有引力与航天 2018.10.17 (国庆放假) 第五章 机械能 2018.10.18-- 2018.11.08 2018.11.09-- 2018.11.20 2018.11.21-- 2018.12.04 2018.12.05-- 2018.12.26 2018.12.27-- 2019.01.10 2019.01.11-- 2019.01.22 2019.02.14-- 2019.02.21 2019.02.22 -- 2019.02.28 2019.03.02 -- 2019.03.11 第六章 1.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3课时) 碰撞与动量守2. 碰撞、反冲和火箭(2课时) 恒定律 3. 动力学、动量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2课时) 4. 实验七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课时) 5.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第七章 1. 库仑定律 电场力的性质(4课时) 静电场 2. 电场能的性质(4课时) 3. 电容器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2课时) 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综合问题(2课时) 5.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第八章 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规律(3课时) 恒定电流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课时) 3. 电学实验基础(2课时) 4. 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2课时) 5.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课时) 6.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电阻(2课时) 7.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课时) 8.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1课时) 9.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第九章 1. 磁场及其对电流的作用(2课时) 磁场 2.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2课时) 3.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3课时) 4.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3课时) 5.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第十章 1.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2课时) 电磁感应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和涡流(2课(寒假) 时) 3. 电磁感应中的图像和电路问题(2课时) 4.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和能量问题(2课时) 5.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第十一章 1.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课时) 交变电流 2. 变压器、电能的输送(2课时) 传感器 3. 实验十二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1课时) 4.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第十二章 1.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2课时) 原子与原子核 2. 原子结构和原子核(2课时) 3.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选修3-3 1. 分子动理论 内能(2课时) 2. 固体、液体与气体(2课时) 3. 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2课时) 4. 单元检测题讲解(2课时)
二、本科目考试大纲要求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大纲要求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三、本科目具体措施
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卷物理试题分析研究,不难发现试题有以下特点:1、整体难度呈下降趋势,题目综合性有所减弱;2、改编自教材中案例和课后题的试题所占比重加大,特别是实验题,原形多来自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操作实验;3、题目倾向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反观一轮复习资料,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整理相对全面细致,但是典如何处例和练习题以往年高考题和往年各地区模拟试题组成,综合性较强,难理课本度较大。针对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部分题目过于拔高,不利于高三整个的复习,容易让学生对物理失去信心。综上,我们备课组认为一轮必须与一轮注重回归课本,资料作为高三复课的辅助材料。首先要求学生带着课本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一定要明确课本上是复习资进行基本知识点的复习,如何阐述的,是如何推理证明的;对于考纲要求学生操作的实验,尽可料 能对着学生操作一遍。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在进行该实验的时候,用到了那些器材,涉及了那些原理和方法,是如何操作的;对于课本上的家庭作业,采取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完成等。其次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统观课本与一轮复习资料,有所取舍,对资料上的练习题进行筛选和补充。同时借助课本中的案例,图形图像,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物理情境,对家庭作业中的习题进行改编,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复习备 课、上课要求 1、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钻研课标.考纲和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建立网络,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覆盖面广。 2、认真分析近三年的考纲,把握考纲变化,把控好复习备考中的教学难度。 3、全面了解课标,把握重点。 4、认真研究近5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并注意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心得体会渗入到平时的选题,讲题,对学生的辅导之中。 5、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①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要在钻研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备课,要在把握高考方向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备课,要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备课。加强与上届高三物理教师的沟通,发挥集体的智慧。 ②上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上课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补差提优,要做到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③严抓课堂纪律,用心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要有课堂笔记本,及时整理上课所学和易错题。 6、加强与外校高三教师的联系,收集外校高三教师对高考复习备考的方略。完善自己的复习策略。 作业、单元试卷和模拟 对于作业、单元试卷和模拟试卷,尽可能做到全批全改,在批阅过程中分析学生错误原因,统计不同题目的得分率,有针对的讲评。同时,在讲评前要求学生重新看一遍,提前纠正自己因粗心而导致的错误。通订正试卷中的错误,明确各自的缺失;通过教师的讲评,及时对学生盲点、易错点进行补漏;通过试卷讲评,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通过学生自己试卷讲过以上措施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平时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评 重点难点 1、归纳、整理学生试卷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克服问题的建议和方法; 2、易错题的突破、审题思维的培养; 3、简答题的解题方法。 1、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思路,对不明白的地方及时记下以备下课问老师与同学讨论解决。 2、做好课堂笔记,对每章节及进行小结,梳理知识网络。 3、凡要求熟记的公式和定律、定理一定要落实到纸上。 教师学4、独立、认真、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作业。 生要求 5、将每一道错题都认真分析,查找错因,并及时整理到错题本上。 6、试卷下发后,认真查失分,发现问题,找出缺点与不足。 7、无论是练习还是作业、考试,都要做到卷面工整认真规范。 8、当天的问题当天解决,做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 9、做练习时先独立完成,然后再看答案,忌做一个题看一次答案或边看答案边做题,无独立思考过程。 其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