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至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 财政: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2、 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是财政这一经 济范畴本质的反映,具有客观必然性。
3、 财政收入:指国家预算收入,包括中央及地方务级政权的预算内收入及部分 预算外收入,是国家集中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态。
4、 税收制度:是国家规定的税收法令。条例和征收办法的总称。 5、 税率:是应纳税额与课税对象数额之间的比例。
6、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 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7、 免征点:是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只就 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8、 直接税: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 9、 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
10、 国债:即国家公债, 是指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 采取 有偿方式,筹集财政资金时形成的国家债务。
二、填空题
1、 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3、 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4、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5、 财政收入按收入形式分类,相应地可将财政预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 收入两大类 。
6、 分析与确定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数据法和要素分析法。 7、 税收的形式特征, 通常被概括为三性, 即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的特征。
8、 课税对象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9、 税源是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
10、 对特定的纳税人实行加成税征,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 10%
11、 我国现行属于流转税的税种有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关税、 和资源税。
12、 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消费型三种类型。
13、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或者从量定额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 14、 资源课税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两种类型。 15、 国债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有偿方式取得的财政收入。 16、 国债具有三个特征:有偿性、自愿性、和灵活性。
17、 国债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平价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 18、 国债的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法、承受法、出卖法、支付发行法、强制摊 派法。
19、 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分期逐步偿还法、 抽签轮次偿还法、 到期一次偿 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替旧偿还法。
20、 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 政府信用状 况、社会资金供给量。
三、单项选择题 1、 财政属于(分配范畴
2、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 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和分配关系。
3、 目前,我国税收收入约占财政收入的比例:(90% 4、 征税的依据是(国家政治权。
5、 (免征额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6、 国债是指(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采取信用方式,通过在国内外发行债 券所形成的债务。
7、 利用政治权力强制发行的债券,称为(强制国债。 8、 短期国债是指发行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国债。
9、 (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根据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四、多项选择题
1、 财政具有(ACE 职能。 2、 税收具有(ACD 的特征 3、 税收三要素是指(ABC 。
4、 营业税的征税范围是(AC 。 5、 国债制度在(C 社会得到发展。
6、 货币国债按计量单位为标准可以分为(ABC 。 7、 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ABC. 8、 世界各国发行国债的方法主要有 (ABCDE. 9、 国债的偿还方式主要有(ABCDE 。
10、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DE 。 五、判断正误
1、 财政是国家凭借全社会生产资料所有权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2、 财政作用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职责和功能。(× 3、 目前在我国债务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 90%左右,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4、 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来源和政府履行财政职能的需要所决定的财政 收入最高数量界线和最低数量界线。(×
5、 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纳税人。 (× 6、 税源是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
7、 起征点就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8、 流传额包括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 (√ 9、 国债和税收都属于财政范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