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4:1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

(总分:14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教育法规是以( )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分数:2.00) A.国家强制力 √ B.社会规范 C.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制度 解析:

2.教育政策、法规的( )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政策可依,有法律可依。 (分数:2.00) A.保障功能 √ B.规范功能 C.制约功能 D.管理功能

解析:解析:教育政策、法规的保障功能使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政策可依,有法律可依。 3.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分数:2.00) A.随意性 B.娱乐性 C.自觉性 D.系统性 √

解析:解析:学校教学活动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因而比一般锻炼更具系统性。 4.“孟母三迁”反映了( )对人的重要影响。 (分数:2.00) A.教育 B.环境 √ C.遗传 D.活动

解析:解析:“孟母三迁”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 5.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分数:2.00) A.复杂性 B.创造性 √ C.持久性 D.示范性

解析:解析: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6.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分数:2.00) A.德育 B.智育 C.教学 √ D.上课

解析:解析: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 7.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 (分数:2.00)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D.6月26日 √

解析:解析: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6月26日。 8.“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蝇”是( )。 (分数:2.00) A.情绪记忆 √ B.动作记忆 C.形象记忆 D.逻辑记忆

解析:解析:情绪记忆是指以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对“怕”的记忆。 9.义务教育就是( )。 (分数:2.00) A.小学教育 B.中学教育 C.强迫教育 √ D.大众教育

解析:解析:义务教育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 10.学校教育正式出现在( )。 (分数:2.00)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解析:解析:学校教育正式产生于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的夏朝。 11.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 )。 (分数:2.00) A.《学记》 √ B.《论语》 C.《孟子》 D.《荀子》

解析:解析:最早提出“教学相长”教育主张的著作是《学记》。 12.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的个人特点是( )。 (分数:2.00)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 C.性格的情绪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解析:解析:意志对活动具有调节支配作用,包括对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 13.在人际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心理成分是( )。 (分数:2.00) A.认识成分 B.情感成分 √ C.行为成分 D.成熟成分

解析:解析:情感成分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4.对于常模参照测验试题来说,难度值应为( )。 (分数:2.00) A.小于0.2 B.0.3~0.7之间 C.等于0.5 √ D.大于0.7

解析:解析:对于常模参照测验试题来说,难度值应为0.5。 15.毛泽东提出的人才培养标准是( )。 (分数:2.00) A.德才兼备 B.一专多能 C.又红又专

D.德、智、体全面发展 √

解析:解析:毛泽东提出的人才培养标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16.“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说明道德具有( )。 (分数:2.00) 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 解析:

17.当人们看见“天安门”三个字时,头脑中重现出的天安门城楼形象是( )。 (分数:2.00) A.再认 B.回忆 C.表象 √ D.想象

解析:解析: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情感体验。 (分数:2.00) A.道德感 √ B.美感 C.理智感 D.荣誉感

解析:解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道德感的情感体验。 19.勤奋和懒惰属于( )特性。 (分数:2.00) A.气质 B.性格 √ C.能力 D.兴趣

解析:解析:勤奋和懒惰属于性格特性。 20.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 )决定的。 (分数:2.00)

A.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B.社会生产力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

解析:解析: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的。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

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

解析: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所以教育不会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22.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 A.加里培林 B.艾宾浩斯 C.弗洛伊德 D.奥苏伯尔 √

解析:解析: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知识在头脑中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的简化过程是一种积极的遗忘,故选D。

23.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是( )的表现。 (分数:2.00) A.转移 B.补偿 C.投射 √ D.退化

解析:解析: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投射的表现,A、B、D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 24.下列哪位思想家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 (分数:2.00) A.孔子 B.孟子 C.墨子 D.荀子 √

解析:解析:由教育学常识可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故选D。 25.“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的是下列哪一教育思想?( ) (分数:2.00)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启发式教学

解析:解析:由教学思想理论可知,“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自居学”,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这一教育思想,故选A。

26.决定着教育本质的同一的、稳定的是( )。 (分数:2.00) A.上层建筑 B.社会经验的培养 C.人的培养 √ D.人与人的交往活动

解析:解析:由教育学理论可知,人的培养决定着教育本质的同一的、稳定的,故选C。 2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分数:2.00)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 D.未来性

解析:解析:“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教育特点的体现。

28.当前在心理学中,特别是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 )。 (分数:2.00) A.自然实验法 √ B.问卷调查法 C.实验室实验法 D.观察法

解析:解析:当前在心理学中,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巾应用最多的方法是自然实验法,故选A。

29.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依。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分数:2.00) A.情境性 B.创造性 √ C.示范性 D.个别性

解析: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30.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分数:2.00)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解析: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二、 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

31.人类学习的本质特点( )。 (分数:2.00)

A.是个体通过思维活动进行的 √

B.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C.是以语言为中介的 √ D.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 √ E.是为了适应环境

解析:解析:A项,学习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B项,人类的学习不同于科学研究,是学习已有的经验;C项,人类利用语言进行抽象思维活动,即人类的学习;D项.人类学习具有积极主动性,动物只是适应环境;E项,错误,人类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还具有社会意义。 3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分数:2.00) A.内容的丰富 √

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的控制权 C.课程结构的更新 √ 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

解析:解析: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的丰富和课程结构的更新上。 33.能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分数:2.00) A.方法科学

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 √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3fs7hte97z7sh75m1a072ie1yhw200n2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