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如果安装的是MSDE,
SQL服务器填入服务器名填入本机的的计算机名,用户名为:sa、密码为:sa;若用户另行安装Sql Server请输入相应的服务器名、登录名、密码。
5)选择“创建数据库”,单击“确定”,如果数据库创建成功,则弹出系统登录窗口:
6)考勤管理系统默认用户名为:admin,密码为:“空”。输入用户名、密码进入考勤管理系统。
第四章 软件详细操作说明
用户如果使用的是指纹考勤机,可先在设备上登记员工的指纹,并记录下每个员工的“指纹登记号”,然后再进行软件操作。
如果客户使用的是感应卡考勤机,需要在软件的员工管理中录入员工持卡卡号,然后下传(注册)至考勤机。
4.1 功能模块
本软件一共由五大功能模块:【人事资料】、【考勤管理】、【统计报表】、【系统维护】、【通讯程序】
1.【人事资料】包含了公司信息、部门信息、员工信息的录入、编辑,员工离职的处理,员工的工种、学历、民族、籍贯等信息的编辑。
2.【考勤管理】包含了考勤规则的设定、排班、排班情况查看,还包含了节假日、请假、加班等情况的登记。
3.【统计报表】包含了原始记录表、考勤明细表、日报表、月报表的查看、导出、打印。
4.【系统维护】包含了管理员的添加、编辑、删除,管理员权限的设定、修改,过期数据的清除。
5.【通讯程序】包含了对考勤机参数的设定,员工信息的注册(将注册信息上传至考勤机),员工信息下载(将考勤机上的注册信息获取到软件中),考勤机参数的查看、设置,考勤数据的采集等。
4.2软件操作步骤
查看原始数据 查看总排班考勤数据采集 查看原始数据 数据分析 注册员工 班次定义 设置上班规律 开始排班 系统登陆 更改密码 人事信息设置 设备设置
4.3 软件首次操作流程
用户如果使用的是指纹考勤机,已经在考勤机上登记每位员工的指纹信息,并记录下每个员工的“指纹登记号”,然后再进行软件操作。
1. 设置管理员
建议用户首次登录后先更改密码(初次登录用户名为系统管理员帐号:admin,密码为:空),若有多个操作员使用系统,应给每个操作员建立帐号,并根据每个操作员的工作分配适当的权限;
2. 建立人事档案
A. 设定公司信息,注意“公司名称”是整个软件系统的总部门; B. 部门信息:部门是对员工的分类,建议如果一个部门内部存在上班情况不同的情况,可以设置子部门;
C. 员工资料:考勤系统归根结底是对人出勤情况的管理,因此员工信息是考勤系统的一个基础。其中“员工编号”、“姓名”、“注册号码(指纹登记号)”、“入职日期”、“所属部门”是必填项目。
※注意※ 【员工信息】中的【注册号码】一定要和员工在指纹考勤机登记的号码一致;
【入职日期】:考勤系统只统计员工入职日期之后的数据。 3. 获取指纹信息,注册姓名至考勤机
对于指纹考勤机来讲,用户一定要在指纹机上面登记每位员工的指纹信息(每位员工对应一个“登记号”);
指纹信息保存在考勤机中,可以使用软件将这些注册信息获取到软件系统中保存,一方面防止考勤机出现异常指纹信息丢失造成重新录入,另一个方面,如果客户使用多台考勤机,可以通过软件将这些指纹信息“写入”(注册)到其它的考勤机中。
使用【通讯程序】连接考勤机:
A.可以通过软件查看考勤机的信息,如登记了多少人,多少枚指纹,累积考勤记录条数等等,也可以设置考勤机的某些参数等。
B. 将考勤机中登记的指纹信息获取到软件中;
C.将姓名信息(必须建立了员工信息并且将指纹信息获取到了软
件中)上传到考勤机中;
※注意※ 部分考勤机型,使用标配的通讯线(RS232)与电脑连接的时候,需要手动设置电脑串口的波特率与考勤机的通讯波特率相同才能够正确通讯。一般考勤机的默认波特率为:38400BPS。
4.【班次设置】:
“班次”是指员工在一天内的上下班时间、规律。包含上、下班时间设定,迟到、早退规则,缺勤规则,加班规则等。 整理公司员工所有的上班情况,将每一天不同的上下班方式设为一个班次(例如:白班,夜班,长白班等)。
5.【排班】:
“排班”是指定员工每一天的上班情况,通俗说就是哪一天上什么样的班次?
【排班】是一考勤管理软件分析数据并获得统计报表的基础,因为系统必须知道某位员工某一天是被安排如何上班的,才能够知道这位员工是迟到,还是早退,或者正常出勤等等?所以“班次设置”、“排班”是考勤管理系统的核心。 A.【上班规律】
如果员工出勤情况是按周期循环的,可先在“上班规律”中设置一个或多个“排班模板”。如下图,某单位,周一到周五上正常班,周末双休,则可设定一个按周循环的上班规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