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区域防突措施
根据现11501回风巷本煤层顺层抽放钻孔施工情况,现11501回风巷顺层钻孔已经施工结束,钻孔控制长度在50--55米,所有11501切眼防突措施采取在运输巷切眼施工扇形本煤层抽放钻孔,钻孔设计控制范围为工作面前方80米,即可跟回风巷施工的下帮本煤层抽放钻孔重叠,钻孔覆盖整个11501补切眼,11501补切眼属于上山掘进,要求钻孔控制巷道两不侧轮廓线外两帮各15m,控制条带长度不少于80m,钻孔终孔间距不得大于3m(即抽放半径不得大于1.5m),抽放钻场至少施工35个顺层抽放钻孔对11501采面补掘切眼进行煤层巷道条带瓦斯预抽。抽放钻孔孔径为75mm,采取双排钻孔布置,煤层巷道预抽区域控制范围:巷道上帮15米,下帮15米。抽放钻孔的布置及具体参数见附图:
第三节 区域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
实施预抽煤层巷道条带瓦斯区域防突措施完成后,对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时,均应当首先分析、检查预抽区域内钻孔的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不予检验。
13
效果检验孔:孔径75mm,孔深60m,采用残余瓦斯压力和残余瓦斯含量指标对预抽区域进行效果检验,必须依据实际的直接测定值。煤层残余瓦斯压力小于0.74MPa和残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时,预抽区域为无突出危险区;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区,预抽防突效果无效。区域效果检验钻孔的布置及具体参数见下图
第四节 区域验证
当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为无突出危险性时,方可进行区域验证,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对无突出危险区域进行区域验证。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和钻屑量方法进行掘进工作面的区域验证。只有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指标临界值<0.5[(mL/g·min1/2) -1]和钻屑量S<6Kg/m,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区域验证结果为无突出危险性;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区域验证钻孔的布置见下图:
1#孔4m掘进工作面2#孔4m3#孔10m区域验证钻孔布置图
14
第三章 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第一节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方法参照区域验证方法执行(详见第二章第四节)。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为无突出危险且无其他突出预兆的情况下,执行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掘进工作;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时,必须采取局部防突措施。预测钻孔的布置及具体参数见下图:
1#孔4m掘进工作面2#孔4m3#孔10m 1、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指标临界值为0.5mL/(g?min1/2),钻屑量Smax为6.0kg/m,如果所测指标均小于临界指标,则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即为突出危险工作面,预抽防突效果无效。
但若预测期间在煤层中进行钻孔等作业时发现了喷孔、顶钻及其他明显突出预兆时,则判定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参见下表1。
15
钻屑指标法预测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的参考临界值表 表1 最大钻屑量Smax Kg/m ≥6 <6 钻屑解析指标K1 突出危险性 ml/(g.min) ≥0.5 <0.5 突出危险工作面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1/2 2、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方法: 由工作面向前方煤体至少施工3个、直径42mm、孔深8~10m的钻孔,测定钻孔钻屑量指标。当前方煤体较厚,应对工作面上部和下部煤体增加钻孔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钻孔应当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钻孔开孔口靠近巷道两帮0.5m处,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2~4m处。
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值,如果实测得到的指标钻屑量Smax、瓦斯解吸指标K1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预测钻孔如图。
3、防突预测应经防突效检员、安全员、瓦检员、班组长至少3人在场进行联合验收、监督。
4、突出危险性预测情况应及时填写在现场防突管理牌及防突预测(检验)报告单上,并经矿技术负责人批准。当预测、检验值超标,或出现其它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向矿调度所和矿总工程师汇报,并立即组织采取或补充采取防突措施,由矿总工程师制定钻孔施工方案。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