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研究了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进。
四、主要技术指标
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下达任务日期:要求完成日期:答辩日期: 指导教师: 2015 年 11 月 2016 年 3 月 年 月 日 12
15日20日
开 题 报 告
2015 年12月22日
题目: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改进研究
报告人:12
一、文献综述
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研究的文章很多,研究方式一般分两类:一类是具体的、针对应收账款管理方法的研究;一类是对应收账款的全面管理办法进行的系统研究,包含了维护客户、追踪赊销账款的、坏账回收清欠等问题。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从企业经济利益出发,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水平,增加效益,减少损失,维护投资者利益。
刘诗明(2007)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入手,强调应该努力构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信息系统去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即建立决策、预警、衡量、监控、评估、补救和辅助系统七个子系统,全面系统检测企业应收账款风险。
赖冬梅认为,应采用“5C”(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系统,对购买方的资信水平进行调查并做出判断,加强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楚平霞(2010)认为应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控制、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加强逾期账款管理、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以实现应收账款全面管理。 纪峰(2009)认为信用管理有两面性,一方面给予信用,另一方面获得信用。作者通过财务管理的原则指导信用管理实践活动:从财务管理的自利行为原则、双方交易原则、信号传递原则、净增效益原则、风险报酬权衡原则、从投资分散化原则理解信用管理中的机会成本、信用政策制定、征信活动、应收账款决策、信用风险和信用额度分配。利用财务管理原则完全可以对信用管理工作进行全方面指导和规范。
蒋宇(2010)以云南电力燃料公司为例,讨论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在商品流通企业的应用,指出运用应收账款保理融资这一工具的关键在于控制好每一单应收账款业务的期限和金额,对资金提前到位占用。
张晓建(2012)结合我国开展保理业务的现状,比较了我国保理业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分析了差距存在的原因。从宏观环境、保理商和客户各个视角提出了我国发展保理业务的策略,最后指出了保理未来的发展方向。
何红渠(2003)按照全面管理的 PDCA 循环工作方法,提高应收账款管理工作质量。强调应从事前、事中、事后及反馈控制四个环节来动态地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
杨隻萍(2006)试图通过系统化管理流程,构建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包括:独立的应收账款管理职能部门,完善的赊销政策,对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
近年来,大多数学者针对我国家电行业的特殊销售情况,发现家电企业为减少库存,腾挪库存,从而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家电通常需要大量大规模生产,销售方法、服务、政策等因素会制约产品销售,四川长虹应收账款事件的发生,使我国学者认识到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文丽在《构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探讨》中提到应收账款是随着商业信用产生的,企业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应收账款随着商品和货币在时间上分离而产生。还有徐晓红在《当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中提出应收账款管理缺失严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缺少完整的激励机制,以销售量作为考核基准让销售人员注重前期销售,忽视后期收回款项。因此在分析应收账款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我国学者着重于研究解决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应收账款的发生。
2004年12月28日,四川长虹未能收回APEX4.675亿美元,发生大额坏账造成四川长虹巨额损失。秦红耀在《从四川长虹巨亏看应收账款风险的控制》中提到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除了在账簿上进行反映外,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应收账款的收款责任必须具体落实到销售人员身上坚持谁销售,谁负责收款,并按回款额计发销售人员工资和奖金。并且康复科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以长虹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一文中提到,应该完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APEX对长虹造成巨大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长虹一直没有建立坏账准备机制,之后没有办法挽救,通过建立坏账准备科目,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应收账款净值,可以使企业及时了解应收账款的相关信息,提高警觉,避免发生应收账款风险。
在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我国学者引入美国专家戴明提出的方法,对应收账款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反馈控制,分为四个环节管理,全程管理应收账款,减少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事前管理主要针对客户资料收集,建立信用档案,成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客户信用情况,聘请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制定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期。姜巍在《加强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考》中提到企业可以借鉴国外银行制定的“5C”原则,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对那些经常拖欠账款的客户,缩短其信用期限,减少除销额度,降低后期收回货款难度。我国信用专家韩家平和蒲小雷将国外信用理论与我国企业发展情况相结合,研究出“3+1”信用管理模式,“3”指前期评估客户,中期信用管理,后期追收应收账款,“1”指企业设了一个专门的信用管理结构或是聘用专
业的信用人员,全程管理信用销售。
张慈宏在《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三条线管理》中提出应收账款管理从O、P、S、三个角度,目标管理,确定应收账款应该持有的范围和信用政策的制定;过程管理,对应收账款实行全程跟踪;规避风险,制度管理,健全内部控制部门体系,防范制度上存在漏洞,将责任落实到实处,能够责任找到人。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经济全球化下的市场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更多的占有市场份额和扩大销售规模,导致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同时也会有一些坏账趁机产生。日益增加的应收账款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甚至会破坏企业的生产经营、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严重的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因此,研究企业如何对应收账款实施有效的管理,不断降低企业应收账款中坏账的比例,降低应收账款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十分关键。同时这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运行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
意义:
首先,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可以提高企业对资金的使用能力。其次,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合理计提企业的坏账准备,使得企业在实际遇到坏账时,不至于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坏账损失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再次,对应收账款中的坏账实行适度的管理与控制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强企业与应收账款相关的内部控制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应收账款从产生到收回会经过企业包括销售、信用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完成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 三、研究方案(框架) (一)绪论 (二)相关综述
主要阐明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的定义、内容、含义 (三)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 1. S公司简介
2. 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四)导致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解决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的措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