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揠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14.依据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直观行动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思维
15.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是( ) A.规则游戏 B.结构游戏 C.角色游戏 D.表演游戏 16.儿童( )后才能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
A.2、3 岁 B.4 岁 C.5 岁 D.7 岁 17.教师组织儿童反复练习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从而巩固其知识经验、形成 简单技能和行为习惯,这种方法是( ) A.语言法 B.行动操练法 C.环境体验法 D.移情法
18.我们阅读鲁迅的作品《祝福》中关于祥林嫂的文字描述时,想象出祥林嫂的 形象属于( ) A.再造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有意想象 19.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思维发展的顺序为( ) A.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B.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直观动作思维 20.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 ) 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艺友制 2.实验法
3. 教师违法行为 4. 教育法规 5. 程序教学
6.情绪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哪些特点? 2. 幼儿能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3. 简述幼儿教师的角色。
4. 幼儿的游戏有哪些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 试述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
2. 桑代克认为学习应遵循哪些原则? 五、案例分析(共 14 分)
小凡今年 4 岁了,可是对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适应很慢,入园时哭闹得非常厉害, 不肯到其他班参加课内兴趣班活动,也不能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出现明显的不 合群现象。 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 幼 儿 园 教 师 招 聘 考 试 试 题 及 答 案 七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儿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是( ) A.家庭 B.托儿所 C.幼儿园 D.学前班 2.3 岁前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直观行动思维 3.1990~1994 年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家教委合作进行的“幼儿园与小学衔 接的研究”结果表明: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师生关系的变化问题 C.幼儿园与小学的环境差异问题 D.课程的问题
4. 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 A. 避免损害 B. 避免纠纷 C. 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n bs p; D. 获得赔偿
5. 学会了骑某一辆自行车后把这些技能迁移到骑另一辆自行车上,这属于 ( )
A. 正迁移 B. 负迁移 C. 低路迁移 D. 高路迁移 6. 婴儿最早的学习方式是( )
A. 经典条件作用 B. 操作条件作用 C. 习惯化 D. 模仿 7. 作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标志是( )
A. 《教育心理学》 B. 《普通教育学》 C. 《教育心理大纲》 D. 《实用教育心 理学》
8.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 ) A.情境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B.逻辑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C.对话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D.连贯言语的比重逐渐下降
9.婴儿看见物体时,先是移动肩肘,用整只手臂去接触物体,然后才会用腕和 手指去接触并抓取物体。这是儿童动作发展中的( ) 所致。 A.近远规律 B.大小规律 C.首尾规律 D.从整体到局部的规律 10.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 A.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B. 认知建构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认知结构理论
11.幼儿教师在幼儿面前的角色首先是( ) A.监护人 B.追随者 C.旁观者 D.教育者 12.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 ) A.手眼协调动作 B.独立性的出现 C.坚持性的出现 D.分离焦虑的出现 13.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14.大脑左半球对( )和积极情感负责。 A.空间能力 B.消极情感 C.思维能力 D.言语能力 15.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 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 16.下列哪一条不符合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条件?( )
A.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C.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 D.身体健康的成年女性
17.托幼机构的基本活动形式是( ) A.上课 B.日常生活 C.娱乐 D.游戏
18.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9.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社会关系属于 ( )
A.同伴关系 B.师生关系 C.交往关系 D.一般关系 20. 能够减弱行为或者降低反应频率的刺激或事件是( ) A. 强化物 B. 正强化 C. 负强化 D. 惩罚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思维 2.遗传素质 3. 学习
4. 教育法律权利 5.个体社会化
6.个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遵循哪些原则?
2.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3. 引起幼儿分心的原因有哪些?
4. 《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保护儿童的权利应遵循哪些原则?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 试述幼儿程序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2. 试述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五、案例分析(共 14 分)
某省建设厅出台的《普通幼儿园建设标准》规定:幼儿园中班和大班的男、女厕 位宜合理分隔,以后普通幼儿园新建、迁建都应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设计规划。人
)
们对此看法不一,幼儿园小朋友“嘘嘘”该不该分开呢? 请结合材料分析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阶段。
【 幼 儿 园 教 师 招 聘 考 试 试 题 及 答 案 八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创办于( ) A.1640 年,英国 B.1789 年,法国 C.1840 年,德国 D.1917 年,俄国 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B.关于人的发展的理想 C.人的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人的全面发 展理论
3.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 )决定的。
A.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 B.社会生产力
C.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D.政治经济制度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属于( ) A.感觉 B.知觉 C.感性认识 D.理性认识
5. 对法律关系参加者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时给予奖励的规范属于( ) A. 奖励性规范 B. 制裁性规范 C. 任意性规范 D. 强制性规范 6. 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 )
A. 操作尝试学习 B. 观察模仿学习 C. 言语理解学习 D. 游戏 7. 下列不属于加涅学习类型分类的是( )
A. 言语信息 B. 智慧技能 C. 动作技能 D. 情感技能 8.幼儿在认识方和万、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这是( ) A.观察的无序性所致 B.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所致 C.观察的跳跃性所致 D.观察的细致性不够所致
9.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 这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0.3 岁左右的幼儿,让他跨过前面一条线,他往往会踏在线上,这是因为 ( )
A.距离知觉发展不完善 B.观察的持续性不够 C.形状知觉发展不完善 D.视力较弱
11. 学习者并未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 的词句或组合的学习是( ) A. 机械学习 B. 有意义学习 C. 接受学习 D. 发现学习 12.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调查访问法 13.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 ) A.1 岁以前 B.1. 5~3 岁 C.3~4. 5 岁 D.4. 5~6 岁
14.以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为特征的气质类型是( ) A.粘液质 B.多血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5.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是( )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转移 16.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出现“自我中心”是在( )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7.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是( ) A.遗传因素 B.先天素质 C.环境 D.基因 18.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
A.1~2 岁 B.2~4 岁 C.4~5 岁 D.5~6 岁 19.一般认为,儿童早期,特别是( )以前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 A.2 岁 B.3 岁 &nbs
p; C.4 岁 D.5 岁
20. 下列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方式的是( )
A. 随机通达教学 B. 支架式教学 C. 抛锚式教学 D. 一般性教学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教育目标 2. 不作为侵权行为 3.幼儿常规 4.游戏 5.关键期 6.有意义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6 分,共 24 分) 1. 教育行政复议应遵循什么样的程序? 2. 幼儿美育的内容有哪些? 3.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4. 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品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题 12 分,共 24 分) 1. 试述幼儿中期的心理特点。 2. 试述拋锚式教学的内涵。 五、案例分析(共 14 分) 淘淘是个有思想、有个性的小朋友,老师刚与他接触时几乎无从下手,觉得很难 沟通。但是经过几天的观察,老师发现淘淘其实很聪明,一遇到新鲜事就会发问, 他的好奇心特别强,而且与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挺好,可就是不愿意上课。上第一 节课的时候,他的兴趣不大,只坐了几分钟。上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课前与小 朋友做了 3 个游戏,这吸引了淘淘的注意力,也过来加入到游戏队伍当中。此时 老师表扬了他,还给他贴上了五角星,淘淘非常高兴,老师又告诉他:“你以后 好好上课,我每节课都给你贴小星星。”那天放学以后,老师在班上表扬了淘淘, 他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后来,老师与淘淘成为了“好朋友”,下课的时候他会 与老师玩、聊天,也愿意上课了,而且有时候还提出好多问题。小朋友和老师都 夸淘淘进步大,也都越来越喜欢他了。 结合案例,试分析教师与幼儿沟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 幼 儿 园 教 师 招 聘 考 试 试 题 及 答 案 九 】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 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共 20 分) 1.幼儿园是对( )岁的儿童进行教育的专门机构。 A.0~3 B.0~6 C.3~6 D.6
2.世界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是( ) 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夸美纽斯 D.福禄贝尔 3. 1881 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提出国民教育的三个原则:“免费”“ ( )” “世俗化”。
word文档 可自由复制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