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美术鉴赏》第一讲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5 20:17: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美术鉴赏》第一讲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及目标:

1、了解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特点,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2、了解色彩基本知识,提高鉴赏色彩的能力;

3、认识三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表达方式,掌握其辨别的方法。

4、能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掌握基本的美术作品评判的方法。 5、简要了解中外绘画的画幅形式。

美术是高中“艺术”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基本能力”测试涵盖了高中美术教材中的基本内容,包括绘画、雕塑、民间美术、书法、工艺美术、建筑、摄影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体现了对普通高中生美术基本能力素质的要求,是对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美术经验的检验。

美术欣赏以考查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目的,注重美术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的联系与整合。学生应以“基本能力”测试为契机,积极主动,着眼于不同学习领域、不同科目间的有机整合和内在联系,以观察、关注身边的生活琐事为起点,进而关注社会、关注自然,以浓厚的兴趣与饱满的热情进行艺术欣赏、表达感觉。

第一单元 美术作品与美术鉴赏 一、美术作品的分类

●按艺术门类分: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 摄影 。 ●按材料分: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水粉画、水彩画、连环画。 ●按题材分:人物画、静物画、花鸟画、风景画或山水画。 ●按形制分:浮雕、圆雕、透雕。 ●按功能分:公共性建筑、纪念性建筑。 ●中国画按技法分:工笔画和写意画。

●中国画按题材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二、美术作品的特征

1、造型空间特征 美术又称“造型艺术”、 “空间艺术”。

2、视觉特征

3、材料肌理特征 如:平滑、粗糙、软硬、水渍淋漓的薄涂、油彩浓重的厚堆)肌理美感强化丰富了美术作品的视觉审美效果。 4、静态特征 与戏剧、舞蹈艺术相比较

其它 随时代发展而形成的新艺术形式 如:动画、大地艺术等。 三、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所专门使用的具有视觉传达功能的形象和形式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

美术作品艺术语言的特征:具体性、形象性。

狭义的艺术语言是指: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两个方面 ●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点、线、面、色。

基本的语言表达手段:西方绘画 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

中国绘画 笔墨、章法、皴法。

四、学习鉴赏美术作品

1、美术鉴赏:运用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在于鉴古今、评优劣、定高下。 鉴: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2、美术鉴赏的意义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美术的这种社会功

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3、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1) 了解作品的历史社会背景 《洪荒风雪》黄胄《文姬归汉图》张禹(金) 2) 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点和生活经历 例如:伦勃朗、凡高个人经历与其

作品。

3) 体会作品的形式美感《初踏黄金路》李焕民

其它 鉴赏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以及经验不同理解也会不同。 比较 是鉴赏美术作品的一个直观、有效的方法。

横比:同样内容的作品,通过比较可以鉴赏不同美术家的不同创作特点;

不同国家、民族的美术家在表现同一题材时所使用的不同美术技巧手法。

纵比:不同时代的作品,通过比较可以体会出不同时代中人们对美感趣味的不同追求。

4、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

1) 针对社会现实以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 ◆《愚公移山》徐悲鸿 ◆《父亲》油画 罗中立

◆《马拉之死》油画 ________(法国) 针对艺术问题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主张。 ■《巴尔扎克》雕塑 _______(法) ■《生日》油画 夏加尔(俄国)

■《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壁画 米开朗基罗(________) 2) 影响创作意图的因素 a、不同社会、文化下

文艺复兴时期: 宗教题材表达对现实的态度和处理明暗、透视的能力; 中国的文人画家: 梅、兰、竹、菊或山水表达他的个人情操和笔墨情趣。

《开国大典》油画 董希文 《丛竹图》中国画 郑燮(清)

b、在同一社会和文化下艺术家的艺术成长过程、环境、家庭、个性、知识水平的差异 《离婚诉》(版画)古元 《怒吼吧,中国》(版画)李桦 3) 在不同的艺术类型中,艺术家表达其创作意图的方式不同 ●具象艺术中,主要是通过刻画形象的细节来实现其创作意图。 《教皇英诺森十世》、《梦娜丽莎》

●意象艺术中 侧重于作者的感觉和情感的表达,主要是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来实现其创作意图。

《荆柯刺秦王》 (画像石)山东嘉祥县武梁祠 《卢昂大教堂》 油画 莫奈(法国)

●抽象艺术中 主要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来实现创作意图,通过符号的构成来实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第三国际纪念碑》 模型 塔特林(俄国)

●表达艺术家的某种观念 重手段(媒介)的选择 《L.H.O.O.Q 》 (复制品)杜尚(法国) 《析世鉴》(综合材料)徐冰(中国) 5、美术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判断

◢《晓雪山行图》国画 马远(宋) ◢《渔笛清幽》国画 夏圭(宋)

◢《大卫》雕塑1443—1444年 多纳太罗(意大利) ◢《大卫》雕塑1501—1504年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艰苦岁月》雕塑 潘鹤 ◢《梦》油画卢梭(法国)

1) 对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判断受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创新三个 方面的制约。

2) 美术作品的评价方式: 品评式或品鉴式批评

这种评论方法主要产生中国,其特点就是不局限于单一的方面,而是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www.ks5u.com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从作品总体的气韵或神韵来判断作品的优劣。

·其由低到高的评价为:能品、妙品、神品、逸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 ●南齐 谢赫《古画品录》“六法论”主要是指:

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五、色彩知识 1、原色间色复色

原色:也叫“三原色”。即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是最基本的原色,它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无穷无尽颜色。而其自身却无法通过其它颜色的混合而产生。三原色的纯度是最高的。

间色:又叫“二次色”即橙绿紫。它是由三原色调配出来的颜色。红与黄调配出橙色;黄与蓝调配出绿色;红与蓝调配出紫色。能产生丰富的色彩变化。

间色的纯度较高。

复色:也叫“复合色” “三次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三原色或者任意两种间色所得的颜色。复色又称浊色、灰色。复色是最丰富的色彩家族,于变万化,丰富异常,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复色纯度较低 。 2、色彩关系

? 同类色

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 相邻色

在色环中邻近的色相。如红的相邻色就是橙色和紫色,黄色的相邻色就是绿色和橙色,蓝色的相邻色色是紫色和绿色。

从同类色、相邻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 互补色

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 色相环中任意两原色混和所得的新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3、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4、色调:冷色调 即蓝绿紫色调 暖色调 即赤橙黄色调

六、美术的形式语言(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1、具象艺术:以写实性客观再现为主的艺术。

具象艺术采取了模仿的办法,并且为了成功又创造出一系列方法:透视、解剖、明暗、比例等方法。 《韩熙载夜宴图》 五代画家 顾闳中

《王时敏像》明代画家_______;《教皇英诺森十世》西班牙画家________ 《清明上河图》宋代画家 张择端;《石工》法国画家库尔贝

《血衣》现代画家 王式廓;《梦娜丽莎》_______(国家)画家 达芬奇 ●具象艺术的特点:A、视觉的真实性或客观性 B、艺术形象的_________ C、_______(叙事性) ●具象艺术的功能:记录功能、社会干预性功能。 ●具象艺术的鉴赏方法:

A、要分辨出是肖像作品还是主题性作品; B、要看环境的表现

●艺术语言的运用:中国:线条和随类赋彩

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 www.ks5u.com

《美术鉴赏》第一讲 美术鉴赏基础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myh7ph4b0wk4t3w2d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