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题1 空气》教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6 11:11:2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课题1 空 气 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空气的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有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学习方法之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空气的组成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培养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学作风,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及空气污染与防治。 难点:能否用红磷以外的物质来测定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实验器材:仪器、药品 集气瓶、胶塞、燃烧匙、玻璃导管、烧杯、酒精灯、火柴、红磷、硫粉、镁带、蜡烛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引言:请同学们猜谜语 唐代诗人李峤有一首绝学生活动 猜出谜底是风 风是流动的空气 设计意图 在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活动和诗词带给的优美意境中引出本课的学习,以激发学生的兴句: 大约3分钟左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思考并回答问题 诗中揭示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具体说风是什么? 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趣,并将他们的注不到 意力拉回到课堂。 意在引出本节课题空气。 一个人多长时间不呼吸会死 亡? 可见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 物的生命支柱,同时也是重要 的自然资源,今天我们就共同 来学习和研究与我们生命息息 相关的空气。 新课:空气如此重要,又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分析并促使学生联想空气刻陪伴于我们左右,为阐述事例或设计方案。 的物理性质。 什么人们发现空气却比学生反响强烈,例如,1、飞激发学生积极思较晚呢? 舞的树叶;2、飘扬的红旗;考,培养他们关注能否根据生活经验或设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和思考生活中一些计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4、拉注射器活塞,将针头处习以为常的现象,放在水中,推动活塞,可见能够从简单的事物水中有气泡冒出;5、在往空中发现问题。 瓶中灌水时,有气泡冒出。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1

的需要,使多数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体现“面 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 进行多维度评价。 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 向全体学生”。 人,能通过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思考并回答问题:“应该是 或设计实验证明了空气的存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意在引出空气中在,那么空气是单一的一种物质还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何以见得? 从我们呼吸需要氧气,呼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在出的气体中又有二氧化碳,很久以前曾经困扰着科学家可以肯定空气不是单一物们,并一度认为空气是单一物质。 质,那么,现在同学们能否告 诉我如何证明空气的成分不是 单一的? 我想,如果老师给同学们 提供相应的仪器、药品、你们 一定能设计出合适的方案。 (学生眼神中充满期待,渴大家知道,人类对空气的望实验并跃跃欲试) 了解,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让时光倒退到250年以前,让 我们先一起看个究竟,或许会 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带来一些启学生观看并思考 发。 多媒体展示拉瓦锡对空气 成分研究的实验。 在教师指导下,共同阅读 以红磷为燃料测定空气中O2让我们把思维拉回到课含量的实验,推测可能会发堂,今天我们能否用一个简单现的现象。 的实验来验证空气的成分? 板书二:空气的成分 结合书中实验的要求,分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析确保实验成功应注意的问 题,学生总结得出: 结合学生事先阅读了下一节内 容给以提示: 关 键 1、检查装置气密性。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白色固体) 引导学生思考,由于压强差的产生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 氧气含量的测定。 设置悬念,继续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适时进行化学史教育,介绍科学家所具有的抓住事物间微小差异而做出判断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作风,为下一步探究实验奠定基础。 为学生初次接触的2、燃烧匙内应放过量的红探究实验提供一个磷。 思路和蓝本。 3、要恢复室温再读数。 分成四组,探究空气中O2的通过分组探究引导⑴介绍提供的仪器和改进装置 含量 学生对实验提出预

2

1组: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2组: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3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想和猜测,及时发现和形成问题,并能通过实验来验证4组: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自己的想法和猜 测,修正自已的假实验结束,各小组派代表汇设与结论,并且在 ⑵给以提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报实验结果。 果并分析原因: 锻炼了他们动手能时,也促使他们自各小组间讨论汇报的实验结力团结协作的同 己或相互间获得新第一组:(红磷做燃料) 的发现。 汇报:1、红磷燃烧有大量白 烟生成。 (白色固体)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 硫+氧气二氧化硫 时,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 的1/5 3、说明红磷燃烧只消耗了空 气中的氧气,氮气没有与红让各小组汇报的目磷反应,说明氧气比氮气性的是锻炼他们能够 (无色气体) 镁+氧气 氧化镁 (白色固体) 质活泼。 通过表述来表达自4、用燃着木条检验了集气瓶己的观点、见解和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内剩余的气体,木条熄灭,结论,能通过表述⑶在学生探究活动过程中,教说明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说服别人来解释或师力争做到爱护学生的好奇 证明自己的猜测,心,创设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第二组(硫粉做燃料) 思考和结果。并通留出问题空间,发展学生的思汇报:1、硫燃烧火焰呈淡蓝过表述来实现与他维能力,做好指导者、参与者、色,无烟,有刺激性气味。 人的交流,来评价合作者。 2、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静止自己或他人的探究 对第一组得出的结论3、4时,明显不到集气瓶内空气过程,方法和结论。 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体积的1/5。 没有简单重复书上实验,而是对氮气的性质做了积极的探索,这是难能可贵的。 没有急于解答,而是请其他提出问题:硫燃烧消耗了空小组同学帮助他们寻找答案。 气中的氧气的同时又生成了 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硫,按说充分发挥学生潜液面是不该上升的,对此百能,让学生自己提思不得其解,希望老师能给问,相互讨论,分予解释。 析,解答,以利于学生们讨论的非常热烈,相拓展学生的创新思教师给学生适时解答:二氧化互间交流意见,终于有一位维。 硫气体易溶于水。 同学向老师提问:二氧化硫 气体是否溶于水?

(至此学生豁然开朗,气氛3

更热烈,学生学习情绪异常高昂)。 第三组(镁带做燃料) 汇报:1、发出耀眼白光,有白烟生成,燃烧后白色固体落入集气瓶内水中。 2、水面上升到静止时,体积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3、我们分析了实验结果,镁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了固体氧化镁。按说液面应上升1/5而不应超过1/5,我们怀疑可能还消耗了空气的其他气体。经查《教教师对第三组的汇报给以高度材全解》,得知镁在高温下赞扬。 还能与氮气反应: (3Mg+N2 Mg3N2 ) 所以液面超过1/5。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蜡烛做燃料) 汇报:1、燃烧时呈黄色火焰,集气瓶内壁有水珠。 2、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通过同学们的实验,讨论和分3、蜡烛燃烧消耗了空气中氧通过这一活动析,你们认为哪种物质做燃料气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气的过程,使学生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更为合体和水,受第二组同学启发,确一个完整的科学理? 我们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探究通常包括:提能力显然不如二氧化硫,所出或认识一个简以水面上升接近1/5刻度。 单、有效且有价值 的问题,根据提出红磷做燃料更为合理。 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回顾与反思: 假设,并进行实验教师结合空气精确成分引学生阅读课本P27,空气的论证,回答问题并导学生对以上实验进行回顾与精确成分。 向他人介绍成果。 反思。 学生们在教师指导下对四 组实验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 引导学生对探 反思,经讨论分析得出下面 的结论: 为同学们能得出这样的结第一组同学用红磷为燃料论而感到自豪和骄傲,请同学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能是究实验过程进行回

4

搜索更多关于: 《课题1 空气》教案 - 图文 的文档
《课题1 空气》教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uz503xg73blzb1bt1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