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同理心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7:49: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同理心训练

张宏哲 教授 辅大社会工作系

一、沟通背后的动机或心态

A、掩饰自己的心意或意图,制造假象(可能影响沟通内容的可信度); B、攻击与防卫(可能影响沟通内容的可信度)

C、自信心

D、角色、转移、反转移

E、男女差别:工具性和报告性对谈(竞争;解决问题、之事探讨) vs.表达性(友谊;情感、经验分享)

二、受协助者在辅导面前可能会有的心理反应(请学员脑力激荡)

三、同理心训练

A、同埋心的定义:正确敏锐地洞察案主的感受、赋予问题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表达

这种洞察使案主能够感受到。应避免被案主表面的形象或行为所欺

骗,避免诠释。

a、营造倾听、接纳、温馨、和尊重的态度,使对方愿意表露感受、表达看法; b、进入对方的感受世界、站在对方的立场体会和了解对方其所表达; c、将自己的了解表达给对方知道。 D、一种生活方式

与同情心、分析、批判、建议、急于解答、急于忠告有别(handout1沟通障碍) 有同理心 1.接纳对方观点和看法 2.关心尊重此时此刻感觉 3.态度亲和、温馨、信任 4.适时开放自己 无同理心 1.否定;争辩 2.太强调过去的感觉与动机 3.严肃、忠告、欲影响对方 4.拒绝开放、否认自己的感觉 同情心 辅导的情绪和对方一致(同理则着重了解、不至于失去客观与冷静)

B、为什么要学习同理的反应:

1、强化双方的关系(因此可以回去教导契友或家庭如何表达同理心;可用在小组

过程中)

2、和对方维持心理接触(当下)

3、愈同理,对方愈能够自我表露,愈了解对方的问题(正确评估) 4、处理当下会谈中呈现的障碍(案主看表、案主随便转换主题、生气) 5、使对质更容

C、学习辨识自己和他人的感觉或情绪

a、区分该有感觉和实际的感觉;应该的感觉从何而来?两者之冲突行何而来?冲突造成哪些身心的反应?个体如何解决冲突?当对方和自己的感觉冲突时,身为辅导的你会如何处理?(练习一) 实际的感觉 应该的感觉(理性、道德规范、忠告) 1.我好累、好困 1.快考试了,打起精神吧 2.上了一天的课、天有冷,希望早点钻进被窝 2.圣经说不可偷懒,多学学蚂蚁吧 3.真烦、真不想去团契、反正很无聊 3.无聊也得去,老爸会不高兴的 b、辨识各种不同的感觉和感觉的语汇(练习二:hand-out2-3情绪字眼) c、建议:大声朗诵熟悉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以助辨认自己和他人情绪。

D、情绪反应的类型:强度与正负向(属于稳定的人格倾向,你妳偏向哪一型?)

强烈的 (愤怒、敌对、恨意、生气) 负向的 (乏味、失望、难过、无助)

(安静、平淡、满足、怡然) 微弱的

(快乐、兴奋、雀跃、信心十足) 正向的

E、聆听与观察:

a、辨认感受之情境 b、感受:

语文讯息:

非语文讯息: 语音消息:声调、音量、速度、语气

动作讯息:表情、手势、眼神、姿态、生理反应 (请问:语文、语音、动作何者是最强有力的表达工具?)

c、推测与观察行为背后的感觉(适时查询以印证是否正确;避免草率,否则沟通即刻受阻)(练习三:察言观色)。 d、肢体语言的配合(hand-out4)

F、将对方表达的情绪反映给对方

a、参考格式:『你觉得』;『听起来』;『您好像』;『我听到的』,『您好像觉得』;

『你说的是』;『我体会到你的感受是』;『我觉得你感到』;『从你刚刚说的,我的印象是』;『如果我有听清楚的话,你的意思是』;『你一定觉得』;『我听到你刚刚说』;『让我看看我是不是真的了解你的意思』;『我听到的有没有错,』(见hand-out5)

b、别忘了描述原因:你觉得_______(正确辨认案主感受)因为_______(正确

描述案主提到情境或事件)。(为什么不直接说『我了解』就好了?为什么要说原因?)

c、有时也可表达对方两相对立的感受:响应模式:你觉得____,却又(但是也)

觉得____。

d、时机:对方稍微停顿或谈话告一段落;避免打断沈思或重复对方的话;(请

问是否有文化因素的考虑)

e、原则:

Ⅰ.深度:反映出对方的感受深度,太深不被接受,太浅不被了解; Ⅱ.意义广度:反映对方所要表达内容,不加入自己的意见; Ⅲ.措辞:以对方能够了解的术语;

Ⅳ.口语和非语上均可表达;也可以针对案主的非口语行为表达同理; Ⅴ.表达要具体(不够具体的例子:你的情绪好像有点希腊或罗马的); Ⅵ.不失去冷静和客观;

Ⅶ.有时即使技巧不佳,只要诚恳,对方也会感受到。

(练习四)

G.简述语意:倾听对方话中意含,以简洁新鲜不重复的话回馈,使对方知道自已很专

注、印证自己对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的了解是否正确。

例子:青少年:说什么同甘共苦,说什么朋友道义,在我最需要帮忙

的时候,个个都像乌龟一样的躲起来。

辅 导:他们那种前后态度的大转变,似乎给你很大的冲击,

让你有受骗的感觉。

(练习五:简述或改叙) (练习六:同理心练习)

H、同理心的层次与辨识 层次 反应方式 例子(青少年抱怨他的老师:都要怪他,他老是在班上让我难堪、故意问我最难的问题、故意挑我的毛病,但是我都没有做错什么。) 1 回答没有表达出对回答:你太胡思乱想了,老师对每位学生都是一样。(不方所表达出的情感信任、反驳); 及内容(不相关或回答:在别的课堂上你也有同样的感觉吗?(不相关,忽伤害性的反应) 略对方感觉) 2 回答只表达对方所回答:你认老师总是找你麻烦。(只回答一部分,没有真表达情感或内容的正了解对方的内容和感觉) 一部分 3 回答包含对方所表回答:你生他的气,因为他使你在班上丢脸(表达出对方达出的和所了解到表面的感觉和谈话内容) 的情感及内容 4 回答包含对方没觉回答:你对现在发的是非常生气,你认为你的老师对你不察到或了解到的情公平,你认为他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沟通了感及内容,表明求解外,还表达了被隐藏的感觉)。 助者的内在情感 (练习七:辨认不同层次的同理心)

四、高层次同理心:

A.定义:不仅反映对方表露的,更反映出对方隐藏、暗示、或比较不自知的

*低层次:不多不少地反映对方表露的想法和感受;通常在会谈初期,也是反应对

方比较能够接受的情绪或感受。

*前者可进一步促使对方自我探索、觉悟问题所在;通常在关系建立之后,太早运用,可能会误导、使对方有交浅言深的感觉而退却、有碍双方关系。 *请问:是否有实体创造(reality construction)的成分在? *注意:最好以假设语气表达

B.使用时机:

1、表达对方暗示的(不必太直接):

青:我很喜欢我的英文老师,在学校里的每个人都承认她是最好的老师,他教

英文很生动;但是我就是不能以一种我喜欢的方式和她说话。

辅:你很喜欢她,而且,很高兴能上她的课,但是你对她有那么一点火满,因

为她似乎没有对你表达个人的关心。

2、在对谈告一段落或无法再继续,想总结一下,或为对方总结一下,以理出头绪:可以由 辅导:让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我们刚刚谈到的一些问题。你觉得沮丧,担心健康,

你觉得目前最困扰的事有几件;一是,二是,三是

或请青年总结

3、确认主题:当对方对自己的问题毫无头绪,辅导从会谈数据中找出特征,反映

给青年,由他来澄清。

辅导:刚刚你谈到的情形,我在想,你似乎常用一种行为方式来面对事情,我

觉得你好像不太愿意自己作主,你害怕做决定,似乎对自己信心不足。

4、连接不同的感觉、经验、和行为

辅导:我不知道你辍学或逃家的毛病和你对父母亲不满是否有关,你似乎想藉

此来惩罚你父母,虽然你说不去学校是因为老师不好,但是它好像跟你的情绪也有大关连。

5、提供另一个参考架构(如上一个例子) (练习八:辨认隐藏的感受)

五、真诚(辅导自我表露):

1、定义:适当地将自己类似的感受、经验、行为和对方分享;

2、主旨:拉近双方关系、增加同理心的真实性、示范作用、使对方得到启示,增

进对问题的了解;但重点在对方,不是你。

3、原则:

a、不可使用假经验、对青少年有益之内容才表露、以对方为焦点、次数和时

间不可太多太长否则会模糊焦点、造成压力、分散注意力。

例子:青少年:我每天最焦虑的是早上醒来时,害怕面对学校,因为常常

考试。

辅 导:(1)我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在研究所的时候,不知自己能力

够不够(对方可能的反应是?) (2)你是不是觉得早上起床是一种挣扎,我服役时也有同样

的感觉,焦虑和了无生趣,不知道你的感觉是不是这样?

b、使用我开头(个人化);

c、分享不同深度的感受(须能掌握); d、中性字眼描述事件或情境;

e、指明前者对他人或自己的影响。

4、格式:我觉得挫折;当我在讲话时你却在看报纸,因为我觉得有被忽略的感觉,

我觉得自己对你而言一点都不重要。

5、时机:对方要求分享个人讯息、引发辅导表态之问题、对方不可理喻时、对方

提供正向回馈或赞美时、处理对方不时转变话题或插话、介入不当的小组过程、拒绝和设限。

搜索更多关于: 同理心训练 的文档
同理心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yyt01tlui6gjog0oab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