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质量不同而速度相同,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就是为了使小球滚到水平面时速度相同。 【解答】解:
(1)图中两小球的质量不同,是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2)图中错误的操作是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改正后进行实验,发现木块会从木板右侧滑出,则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通过增大木块的质量来加以改进;也可以降低小球的初始高度或减小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故答案为:(1)质量;(2)两次实验中未保持木块初始位置相同;增大;减小。 【点评】由木块距离的长短,来体现小球的动能多少,是一种转换法。由小球起始点的高度可以决定小球刚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
25.【分析】(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在B处挂钩码的个数;
(3)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弹簧测力计倾斜,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 【解答】解:
(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大小; (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B处的力臂为4L,杠杆的右端:F2×4L=12GL,解得F2=3G,即在B处挂3个同样的钩码;
(3)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力臂;(2)3;(3)变大;变小。
【点评】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力或力臂大小,也可以判断杠杆是否平衡,或判断力的大小变化等,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很广泛。
26.【分析】(1)只有在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和拉力的大小相等; (2)由图中滑轮组的结构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重物上升h,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3h,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又知道钩码总重,可以求出有用功、总功,根据机械效率的公式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使用滑轮组时,做的额外功不变,减小钩码的个数,减小了有用功,因此机械效率会变小。
【解答】解:(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
17
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反映了拉力的大小; (2)由图可知,n=3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 W有=Gh=5.4N×0.1m=0.54J, ∵重物有3段绳子承担, ∴s=3h=3×0.1m=0.3m, ∴W总=Fs=2.4N×0.3m=0.72J, η=
×100%=
×100%=75%;
(3)整个滑轮组保持不变,即额外功不变;
因为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减小钩码的个数,即减小了有用功,机械效率就会减小。 故答案为:匀速;75%;减小。
【点评】(1)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提升物体重力做的功,额外功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和绳子重力及摩擦做的功,总功是拉力做的功,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体的物重有关,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大。
27.【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越大,根据称重法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根据称重法求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此时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的位置。 【解答】解:根据F浮=ρgV排可知,物体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所以将同一个物体浸没在密度越大的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变大,根据F浮=G﹣F′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F浮=G﹣F′=1.5N﹣0.5N=1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 1N=ρ水gV排﹣﹣﹣﹣﹣① 当他把物块浸没在酒精中时, F浮酒=ρ酒gV排﹣﹣﹣﹣﹣② 因为两者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①②两式相比可得:
18
F浮酒=0.8N,
此时应将0.8g/cm的字样标在弹簧测力计的1.5N﹣0.8N=0.7N处。 故答案为:小; 0.7。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浮力的影响因素、称量法算浮力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其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3
19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