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精选范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2:28: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写在题后括号中。(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图1为“我国2008年某市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状况图”,图2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3题。

图1 图2 1.关于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C.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D.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2.图1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2中的( ) A.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 阶段

D.Ⅳ阶段

3.今后该城市在人口工作中应( ) 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 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A.①③

②鼓励生育提高少年儿童比例

④继续保持较低的人口生育水平

C.②③

D.③④

B.①④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4~6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4.表中反映的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B.或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约14~15亿人 约15~16亿人 亿人或亿人 约8~9亿人 5.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B.地区开放程度

D.国家人口政策

下图为“广东增城城市发展规划”示意图,该市辖区内地形北部为山区,中部有丘陵分布,南部以平原为主。根据辖区内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情况,划分为北、中、南三个发展区。读图回答6~7题。

6.北部规划为限制开发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其主要原因是( ) A.亚热带植被覆盖条件好

B.防止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D.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C.现有旅游区的开发趋于饱和

7.中部规划为都市生活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利用原有基础设施,方便工作和生活 C.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B.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产业区 D.亲近自然,远离工业污染

下图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这说明( )

A.地域文化的形成具有不稳定性

B.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是地理环境 D.地域文化主要体现在非物质方面

C.地域文化是人文因素作用下形成的

9.图中数字代表的各地区与其传统民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吊脚楼 A.①②

②——蒙古包

B.①③

③——窑洞

④——四合院

D.②④

C.②③

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回答10~11题。

甲 耕种 乙 收割 丙 割胶 丁 放牧 (中国北方) (美国中部) (马来西亚) (中国内蒙古) 10.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11.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回答12~13题。

12.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外来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成本低 C.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

B.航空、铁路、公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 D.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水平较低

13.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意义是( ) A.加快城市化速度,扩大城市范围 C.美化城市环境,减轻城市污染

B.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

D.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下图为“长兴岛工业区规划图”,读图和资料回答14~15题。

大连长兴岛位于辽东半岛西部,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最优良、便捷的出海口,岛内多荒山、滩涂,可用于建港的深水海岸线达24千米,毗邻沈大高速公路及哈大铁路。辽宁省政府正在规划和建设长兴岛,使其成为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支撑和临港产业基地。

14.长兴岛工业区开发建设主要区位优势包括( ) ①建港条件优越 ④科技教育发达 A.①③⑤

②土地开发成本低 ③工业基础雄厚 ⑤国家政策支持 B.②③④

⑥现代农业发达 C.①④⑥

D.①②⑤

15.若在图中①②③④处布局工业区和其他功能区,最合理的布局方案是( ) A.①综合服务区②化学工业区③重型装备制造区④船舶制造及物流区 B.①重型装备制造区②综合服务区③化学工业区④船舶制造及物流区 C.①船舶制造及物流区②重型装备制造区③化学工业区④综合服务区 D.①重型装备制造区②船舶制造及物流区③综合服务区④化学工业区 读“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下列工业区位因素中,在上图中没有直接体现出的是( ) A.动力因素

B.交通因素

C.市场因素

D.技术因素

17.该地域工业生产联系的突出优点是( ) A.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

B.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

D.减轻运输压力,节约运输费用

C.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

18.导致众多工业部门在该工业地域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各企业之间存在生产联系 C.当地政府的行政规划

B.企业经营者的个人因素 D.区域内雄厚的科技力量

读图“北京市大型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所示北京建材商城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

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的交汇处,交通便捷 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停车场 D.多建在居民区内,方便日常购物

20.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以外扩展的趋势,其原因是( ) ①分散城市功能

②新建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 ④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 C.③④

D.②④

③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A.①②

B.②③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21~23题。

21.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划分县界的主要依据是( ) A.山脉

B.河流

C.交通线

D.民族分布

22.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 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D.呈东北—西南走向

C.沿等高线延伸

23.图中N区域吸引企业家来此建厂,其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B.劳动力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

D.技术指向型

湿润系数是指一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湿润系数越小,则该地干燥程度越明显。结合资料和图,回答24~25题。

我国部分地区湿润系数图

24.B区域湿润系数是(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25.A处湿润系数与周围地区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 C.山地降水多,蒸发较弱

B.地处盆地,对流旺盛 D.夏季风影响不到,降水少

第Ⅱ卷 (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图3、图4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麻涌镇地处珠江入海口,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以麻涌为中心,一小时即可到达珠江三角洲各大城市。麻涌人口约11万,其中外来人口3万多。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依托港口,引进外资企业近200家,经济建设取得飞速发展。

图3 图4

(1)比较说明广州、东莞、麻涌三个城镇的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大小。(2分) (2)简述麻涌建设外向型工业新城的优势条件。(4分)

目前,东莞2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够开发利用的所剩不多;东莞的1200万人口中1000多万是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难度很大;东莞的产值很高,但污染也很严重。

(3)简述大量人口流入东莞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3分) (4)简述东莞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4分)

27.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该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其中A地区为“汇源番茄汁”的主要原料产地,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与华北地区相比,简析图示区域发展番茄种植的优势自然条件。(2分) (2)概括图中果蔬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和主要灌溉水源。(3分) (3)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5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北京外来人口调查统计图

(1)据图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2分)

资料一 2005年北京市1 % 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京外来人口的来源地构成相对稳定,来自河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和黑龙江六个省的外来人口,占全市外来人口的 %。其中,15~59岁就业人口占90 % 以上,受教育程度以初、高中为主。

(2) 根据资料一分析外来人口迁入北京的主要原因。(3分)

北京城市化及三类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变化统计图

(3)据图说明,1990年以来北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化特点及其对城市化的影响。(4分) 资料二 改革开放前,北京的主要工业区分布在朝阳、石景山、丰台等近郊区,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学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加工业等;1990年以后,在通县、大兴、昌平、顺义等远郊形成了产业园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精选范文 的文档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题精选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2uv9t1k76h1tx45d7638ccg96mxg0071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