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2 1:42:2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生如梦, 。

(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3) , ,而闻者彰。

(4) ,到黄昏、点点滴滴。 (5)羽扇纶巾,谈笑间, 。 (6) , ,人道寄奴曾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辇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治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 易:称赞 .B.袖所著文谒戚纶 袖:衣袖 .C.帝诘之,宗道谢曰 谢:推辞 .D.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 故事:定例 ..3.下列句子中能直接表现鲁宗道“遇事敢言”的是( )(3分)

①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②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③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 ④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 ⑤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⑥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⑤⑥ 4.下列句子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鲁宗道为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

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他为“鲁公浦”。

B. 天禧元年,朝廷开始诏令两省设置六名谏官,考核宗道的谏议言论,列为上等,两省首先提拔宗道与刘烨担任右正言。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时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3分) (2)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朝,遂大用之。(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这首诗歌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A.刘备封关羽为五虎将之首,令关羽攻打樊城。关羽按照孔明联吴抗曹的策略,答应了

孙权派来的求婚使者,然后让大军驻守荆州,自己带领兵马进攻襄阳,与曹仁大战,首战告捷。(《三国演义》)

B.宝玉挨打,宝钗送来了丸药,软语劝慰“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竟让宝玉暂时忘记了疼痛。宝钗走后,黛玉来看他,万般言语无从说出,只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表达了胸中无限丘壑。(《红楼梦》)

C.赤壁大战之前,庞统提出给曹操献“连环计”的主张,周瑜十分赞同。后来,周瑜利用蒋干再次来江东打探消息的机会,设计让蒋干带走庞统,曹操最后接受了庞统的“连环计”。(《三国演义》)

D.秦可卿去世,偏偏尤氏又生病,贾珍为无人料理丧事而发愁。贾琏听说笑道:“这有何难,我荐一个人与你权理这一个月的事,管必妥当。”贾珍忙问:“是谁?”贾琏推荐了王熙凤,贾珍听了喜不自禁。(《红楼梦》)

E.贾政的生辰,宁荣二处人丁都齐集庆贺,热闹非常。忽有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降旨。唬得贾赦贾政等一干人不知是何消息。后来知道元春被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红(楼梦》)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简述“金兰契互剖金兰语”中描写的宝钗推心置腹劝慰黛玉的情节。 (2)简述晴雯撕扇的情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微公益”折射的社会管理之道

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微公益”之“微”,首先是指参与主体之“微”和力量之“微”。传统观念中,人们对慈善的认知往往本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心态,慈善是政府、大机构和少数“成功者”的专利,慈善成了道德竞赛,谁捐的钱越多,境界也就越高。“微公益”改变了这种局面,它的参与者多数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于善举,它强调有无,而不追求多少。

“微”的另一层意思是指微博客。这种全新的互联网应用促成了一个虚拟社会,公共话题在网民社群中快速传播,为“微公益”提供了情感载体,搭建了宣传平台,成就了组织手段。

即时性也是“微公益”的特点之一。一个社会事件的发生,一种现象的舆论凝聚,尤其是当弱者命运广受公众关注,都可能即时引发出公益行为。

“微公益”的慈善主体不是国家机构,也不是大企业家,它甚至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举手之劳的、轻松的甚至是寓慈善于乐的参与方式。“微公益”所倡导的重在参与、自我管理的理念,也为现实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对比“微公益”和传统的机构型公益形态,可以发现,前者依赖分散的网民,汇聚的是草根的“微力量”;后者依赖企业或有较大经济实力的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没有交集。现实中,传统公益机构纷纷上网,为公民参与公益提供网络渠道;另一方面,近来兴起的“微公益”组织者也意识到,单纯利用网络,缺乏机构的规范管理,活动将难以持续。现今针对“微公益”的部分质疑,亦与专业化不足的现状有关。从这个角度说,传统公益形态与“微公益”并非泾渭分明,“微公益”不会取代前者,只有互相补充,新生力量才可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微公益”是源自草根的星星之火,互联网则将这爱心之火引燃燎原。面对公民对慈善的热

情参与,政府所能做的,就是为“微公益”建立规范机制和游戏规则,引导其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对“微公益”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是一种集公众点滴之爱汇成爱心洪流的自下而上的新型慈善模式。 B.不赞同“达则兼济天下”,强调善举的有无,而不追求捐款的多少。 C.以互联网为情感载体和宣传平台,具有反应即时、传播快速的特点。 D.倡导重在参与的理念,为公众参与慈善活动提供了方便轻松的方式。 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传统观念中的慈善是政府、大机构和少数“成功者”的专利,捐资数额成为衡量境界高

低的标准。

B.一个社会事件发生后,“微公益”就会及时跟进,使之成为舆论焦点,从而改变社会弱者的命运。

C.“微公益”不仅丰富了人们对慈善的认识,也因其倡导的理念为现实社会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D.“微公益”依赖分散的网民,汇聚草根的“微力量”,但这并不意味着“微公益”的力量是微弱的。

12.应如何改进“微公益”,才能使它有更长远的发展?请简要回答。(3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本题为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换季诗 刘心武

⑴夜深人静,在电脑上敲完一段文字,疲倦如同水浸般透过全身,于是去卧室睡觉。这才发现,被子已经换成厚的了。

⑵睡在洁净温暖的被子里,只觉得一丝丝秋野的馨香,氤氲在鼻息中。

⑶这才意识到,老伴又忙活了一天——进行换季的安排。清洗干净、晾晒完毕的薄衣,叠起放入衣柜深处,又将深秋冬季要穿的衣服,一一晒过,再挂在衣柜外层成为一排。还有鞋子的倒换,凉鞋一一擦拭干净,用报纸裹好,放到床底大抽屉里,换出那里面仲春时藏入的厚鞋,先放到阳台上过风。最麻烦的是床上用品的倒换,薄被子的被套要安排清洗、晾晒和保存,厚被子和薄被子的被瓤则都要晾晒一番后,薄收厚用;被子的被套呢,她晾晒最下工夫,她自己最喜欢阳光的气息,因此提前许多天,等秋阳最旺的时候,里外两面倒换着晒得透透的,她说在雪白的被窝里,满是阳光的气息,会有串串美丽的梦境。她知道我最喜欢田野的气息,所以我的被套,她是前些时特意带到乡间书房,在爬满青藤的窗外,在柳树和柿子树之间系上绳子,迎着晚玉米大田的来风,晒出特殊风味来的。

⑷自己总觉得,作为一个退休金领取者,还能写作,还能出书,挺不错的。但往往也就在忙活自己那些事情时,忽略了老伴的创造性劳动。

⑸每年两次,她以多病瘦弱之躯,在我们家里,完成换季的劳作。虽然有保姆小杨的协助,但其中的大量工程,是她不舍得让别人代劳的。我知道,她是把那一系列琐碎的劳务,当作写诗来进行的。而今年的换季诗,还没有写完。

⑹第二天,我有意识暂且搁下自己的写作,问她,我能帮些什么忙?她笑了,表扬了我,命令说:你把那衣柜顶上的箱子搬下来吧!我脸上有些发热。那本应该是不待她说,我自己就

广东省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考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02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3el1wt060zn011oo6h6et871df8g0197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