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自主预习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 科学家 实验 达尔文 鲍森· 詹森 拜尔 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实验结论 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照射产生某种“影响”并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造成伸长区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 温特 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一种化学物质,并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知识点二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知识点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知识点四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 1.其他植物激素 激素名称 合成部位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主要是根尖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细胞分裂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促进果实成熟
2.植物生长调节剂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2)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3)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射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产生效应的部位也在尖端。(×)
(6)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性及应用
(1)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2)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 (3)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4)植物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分裂与生长实现的。(×)
(5)顶端优势现象、根的向地生长、茎的背地生长都说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6)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7)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都不具有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原因一定是其中的一种溶液浓度过高,另一种溶液浓度过低。(×)
3.有关五类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与作用的判断 (1)根尖能产生细胞分裂素。(√)
(2)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3)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4)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5)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
(6)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细胞中起作用。(√) 4.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判断
(1)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2)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3)用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4)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二、连一连
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连线)
2.应用实例(连线)
三、议一议
1.[必修3 P48“知识链接”]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称作“激素”,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植物激素 动物激素 合成部位 无专门的分泌器官 内分泌腺或________ 作用部位 没有特定的器官 特定的器官、组织 ________运输、非极性运输和________运输途径 随血液循环(体液)运输 运输 化学本质 有机小分子 蛋白质类、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等 答案:内分泌器官 极性 横向 2.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环境因子怎样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提示:实质是植物体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程序性表达。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变化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3.研究生长素极性运输的经典实验是所谓的“供体—受体琼脂块”方法,现利用如图处理方法做实验。
(1)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不能反过来运输。检测4个实验受体琼脂块,其中含有生长素的是①④。
(2)为了证明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一位同学设计了实验①,过一段时间,发
现下端的受体琼脂块逐渐有了生长素。作为其对照组,最合适的是②。
(3)有人提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无关”的观点。最适合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①④,实验结果为两组实验的受体琼脂块都有生长素,且含量相等,则该观点正确。
4.下图为五种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阶段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植物激素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有的是拮抗关系,有的是协同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