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鱼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8:51:5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乌鳢诺卡氏菌病对症治疗

一、症状及流行季节

病鱼上浮水面,反应迟钝,食欲下降,眼球突出,鳍基部和腹部有少量出血,腹部肿大。解剖发现腹腔内有积水,肾脏和肝脏上有一颗颗乳白色的突起,直径大小在1一3毫米。 流行季节较长,从4月至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一9月,水温28一32℃,发病池水质恶化,饲料为海水冰鲜鱼,发病呈慢性型。 二、药物防治及效果

首先大量换水,将池水的3/4排出,加入新水。再用三氯异氰脲酸0.3克/米3全池泼洒,隔天一次,连用两次。同时用罗红霉素拌饲投喂,用量为每千克鱼体每天用0.1克,连续服用5一7天;并加以维生素C护肝,用量为1%的预混料每天每千克鱼体用0.2克。饲料中添加的药物先和蛋清混合,成浆糊状,再粘在饲料鱼表面稍干后投喂。

用药前三天死鱼数量并未减少,从第四天开始死鱼数量逐渐下降,到第七天死色基本停止。其中朱雪虎养殖户,养殖面积27亩,发病池2只,面积4亩,放养量 5600尾/亩,发病日期分别为7月22日和7月29日,发病时鱼体规格为0.3千克/尾。开始发病时,每天死亡10一 30尾,至7月26日开始用药,共死亡176尾。用药一星期后停止死亡。濮建明、姚建松养殖户相同症状病害的治疗也取得相同的效果,药物的治愈率达87.6%。 三、结论和存在问题

1、根据试验和治疗结果发现,乌鳢诺卡氏菌病为一种传染性慢进程鱼病,并且用罗红霉素加上护肝药物是可以治疗的。试验区在2007年3一10月间,乌鳢鰤鱼诺卡氏菌病发病率26.2%,治愈率82.5%。 2、发病原因

(1)养殖密度:高密度养殖以及品种性状的退化是导致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病池塘普遍存在放养密度过大的现象,一般放养密度都在5000一8000尾/亩,且养殖户都是采用自繁自用的方法。

(2)养殖水质:水质恶化也是导致发病的一个主要因素。因为乌鳢养殖投喂的是冰鲜鱼,加上后期投喂量很大,所以水质一般3一5天就开始恶化,但由于乌鳢比较耐低氧,所以养殖户一般要隔7一10天换水一次,故养殖池水严重恶化,导致致病菌大量滋生,且鱼体抵抗力下降。

(3)投喂量和生长速度:投喂量很大、生长速度很快的乌鳢养殖池,更容易出现乌鳢诺卡氏菌病。在所调查的乌鳢诺卡氏菌病发病池中,有65%的池塘存在这种情况。

3、因为乌鳢的饲料鱼上药物添加流失较多,所以在药物添饵过程中可适当增大剂量。

搜索更多关于: 黑鱼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的文档
黑鱼乌鳢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技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63w0eg3i06i7k4fff923x6i11g5t00ru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