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祝福》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15:10: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从《祝福》和《药》看看客现象

教学目标:1、从《祝福》和《药》中的看客现象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看客现象,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它和鲁迅笔下看客现象的本质区别。

2、训练口头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以“看客现象”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 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作比较规范的口头作文。

2、引导学生注意现实生活中的看客现象已和鲁迅笔下的看客现象有本质的不同。 教学课型:探究课

教学技术: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刚刚学完鲁迅的《祝福》和《药》,发现两篇小说中都写到看客这种现象。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充当了看客,他们有什么特点,以及我们该怎样看待现实生活中的看客现象,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探讨的。

二、 从《祝福》和《药》中选择有关“看客”的片段,进行精读教学。 片段1:

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提问: 1、在听祥林嫂讲这么悲惨的故事时,周围的人是什么心理?

1

男人们本想取笑祥林嫂,但一听她的故事,也就“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不再拿她打趣,说明良知未泯,但也仅此而已。

女人们的同情心也算有些,所以还会有眼泪。但她们对“不干不净”的祥林嫂也是很鄙视的。用“还要陪出”眼泪来表现了这同情并非真的同情,很有些装腔作势的味道。

老女人却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剂。 2、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从宋代起,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封建思想趋于保守、僵化、反动,封建礼教提倡妇女守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寡妇再嫁当然不可以,就连未婚夫死了,也要为他守一辈子。最后更残忍地提出妇女要为死去的丈夫甚至未婚夫自杀殉死,并为这样的妇女立牌坊。封建礼教已经发展到灭绝人性的地步。

由于祥林嫂的寡而再嫁、嫁而再寡,人们就认定她是个“伤风败俗”的人。大家都嫌弃她,都担心她会给自己带来厄运。在那个社会里,人一出生就受到这种思想的教育,被这种思想所禁锢,所以人们都持着这样的观念,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恶人还是善人。

片段2: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很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提问:1、在对刑场环境的描写中,老栓眼里聚焦了一群观看夏瑜就义的群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你如何理解这个比喻?

从这个尖刻的比喻中,我们不难想象出这群看客们现出这般模样并不是很自在舒服的,但他们内心仍以观赏别人的不幸为幸事。而这些看客也就是些普通的老百姓。鲁迅对于卑怯者的恃强凌弱是深恶痛绝的。他曾愤愤地指出:“勇者愤怒,抽刀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刀向更弱者。不可救药的民族中,一定有许多英雄,专向孩子们瞪眼。这些孱头们!”更可悲的是:我们的群众已被“捏住脖子”而不自知,不自知自己在赏鉴别人、评头品足的同时,也即将被放上砧板。

(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húsù),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鲁迅

2、群众何以会如此愚昧、无知和麻木?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曾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封建

2

暴君的残酷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中国几千年的旧文化、旧制度、旧传统层层因袭,到这里,已经是黑暗、反动、腐朽无比,它像一个巨大的毒瘤,长久地寄生在国民身上,禁锢着国民的身心,使国民畏惧而且麻木。

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没有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动和依靠他们的力量。

三、 联系现实,看生活中的看客现象

过渡:鲁迅是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他“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的希望”。时间已经过了80年,我们的社会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的精神也自由得多,文明程度也高得多了。我们现在读鲁迅小说的时候该怎么读呢?我想,不应该是仅仅作为一个读者、一个旁观者在看一个故事,我们不妨把目光从小说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看看我们现实生活中还存在着的看客现象。下面我们就以“看客现象”为话题,作一次口头作文。请你谈谈你是怎样看待生活中的看客现象的?(发给学生一些材料作参考。)

要求:1、观点鲜明; 2、内容完整;

3、逻辑严密,能辨证地看问题; 4、语言规范;

5、声音清晰响亮;

6、语气连贯,语速适宜;

7、形体和表情语言自然、得体。

前苏联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论戏剧创作·剧本》中有这样一句精彩的话:“让你珍惜语言,让每一个字都像利箭一样,一直射到观众的心坎上!”这可理解为:每个人要学会说话,并且要说出精彩的话。

给学生5、6分钟准备,可以写发言提纲,并和同学讨论交流。 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其他同学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附评价表)。教师针对发言进行评价、引导。 参考:

1、心理学有“责任分散”这一说法。当遇到紧急情形时,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救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沦丧的表现。

2、每个人的责任感是不同的,有的人责任感很强,在别人遇到危险时能勇敢

3

地站出来,而有的人责任感很弱。在某些危急时刻,一些人本性中自私的一面会凸现出来。

3、人都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许多人不愿意见义勇为是出于自我保护,怕遭伤害,怕遭报复。

4、长期的以追求功名为主导的教育,缺乏人文关怀。教育不以人为本,使情感教育缺失。造成许多孩子在情感上只知获取,不知给予,心中无他人,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

5、社会制度不够完善。对犯罪分子打击的力度还不强,一些人见义勇为后会遭报复;一些人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但政府的补偿、奖励还不到位。 注意:不管怎样,社会的舆论导向是提倡见义勇为,批判看客现象的。我们从社会制度到对人的教育都和鲁迅那个时代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们生活中的看客现象和鲁迅笔下的看客现象有质的不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教育使每个人更多一些爱心,更多一些责任感,更多一些勇气,使做看客的人越来越少。

四、 讨论:在新的《北京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删掉了“见义勇为”

的内容,增加了“主动报告”、“遇有侵害善于斗争,学生‘自救自护’”等内容。你是怎么看待这一变化的?

参考:新守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未成年人處於身心成長階段,各方面還不成熟,提“见义勇为”容易誤導冒險行為。據市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的最新統計,10.5%的中小學生在校外不同程度遇到被勒索、被搶劫等暴力行為,很多未成年人由於不懂科學的自護方法或盲目硬抗而受到侵害。因此,教育未成年人敢於與壞人壞事做鬥爭的前提是保護好自己,採用科學的方法,機智勇敢地與壞人週旋。

这並不是對以往幾十年敢於和壞人壞事鬥爭甚至獻出幼小生命的英雄少年的否定,那些共和國歷史上的少年英雄,永遠值得懷念,值得學習。只是作為特殊背景,特殊場合發生的行為,不便作為對中學生的普遍要求。 五、 小结

新《守则》删除了“见义勇为”,但不是要我们做无能的看客,而是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要求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对有危险的人给予帮助。马上我们就将18岁,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去救助别人。希望我们都能对别人有更多的关爱,当我们都站出来制止不法行为时,当我们都去救助有生命危险的人时,这个社会该多么美好。 六、 作业

以“看客现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

搜索更多关于: 《祝福》教案 的文档
《祝福》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6f09gc399bpag891bi6tck19hq4z003f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