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甚至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青山绿树”与“穷山恶水”两个词反映了下列哪项因素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 A.山石 B.水分 C.土壤 D.森林
3.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能够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由许多化学元素构成 D.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 ) A.人、牵牛花、石头 B.蘑菇 、酵母菌、病毒 C.青蛙、水、阳光 D.电脑病毒、机器人、钟乳石 5.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珊瑚 C.珊瑚虫 D.机器人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生命现象的是:
A.游鱼戏水 B.蛙鸣声声 C.潮起潮落 D.流萤点点 7.下列菜肴中吃根的是( ) A.青菜
B.藕
C.白菜
D.萝卜
8.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植物施肥、浇水、松土,还要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要把花放在温室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上述叙述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 ①矿质营养 ②氧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③⑥④⑤②① C.④⑤③⑥①② D.①⑥②③④⑤
9.小明从市场买回几个番茄进行研究。他取过一个番茄,用水烫过后撕下一层薄薄的表皮,这层表皮属于保护组织,表皮以内的果肉部分主要是________组织。( ) 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结缔组织 D.营养组织
10.读优美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你体会到其中包含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能繁殖
D.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
11.人体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成( ) A.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C.人体→系统→器官→细胞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12.动物体不具有的组织是( )
A.上皮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营养组织 13.下列各项中,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的是: A.燃烧的小木条 B.带火星的细木条 C.澄清的石灰水 D.碘液
14.下列对马尾松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C.是阴生的草本植物
A.子叶 B.胚 C.胚乳 D.种皮
D.开花,结出果实和种子
15.在玉米种子纵剖面滴加碘液会变蓝的结构是( ) 16.绿色开花植物的花授粉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子房发育成种子②子房壁发育成果皮③胚珠发育成种子④种子就是果实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我们经常看到道路两旁移栽的植物被剪掉一部分枝叶,绿化工人这样做的目的是( ) A.移栽方便 B.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降低呼吸作用 D.降低蒸腾作用
18.人的体细胞与蕃茄细胞基本结构的不同之处是,人的体细胞不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二、判断题
19.( )木本植物形成层的细胞向外分裂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越靠茎内侧的木质部,出现时间越早。
20.( )我国被称作“裸子植物故乡”。
21.( )显微镜取镜、安放时,只需要用一只手提好放到实验台上。 22.( )“人与生物圈”的研究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1年制定的。 23.(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24.( )下图是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判断
(1)绿色开花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细胞开始的,它叫受精卵。 (2)a过程叫细胞的分裂,细胞分裂就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增加。
(3)在从图甲到图乙的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数量先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4)b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组织。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 三、连线题
25.请你把下列经济植物归类
26.细胞的生活靠的是细胞各组结构的分工协作,请你将细胞中下列结构名词与相应的功能用线连接起
来。
27.
四、综合题
28.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做了如下实验:剪取两个带有5﹣6片叶的大小及生理状态相同的甘薯枝条,分别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在黑暗处2﹣3d。然后按照下图装置进行设置,甲、乙两组培养皿中分别放入等量的25%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氢氧化钠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两个装置瓶口处涂上一点凡士林,防止气体的进出。将两套装置移到光下照射2h后,从两个枝条上相同位置各取一片叶,经酒精脱色处理后,用碘液检验并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对照实验的控制变量是_____。
(2)本实验用碘液的目的是检验光合作用是否产生_____。
(3)实验前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_____作用,消耗叶片中的有机物。 (4)若甲组叶片不变蓝,乙组叶片变成蓝色,可得出本实验的结论是:_____。
(5)若想利用此装置检验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需将甲组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改为清水并置于光下,还应将乙组装置置于_____环境下。 29.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请用“→”在图中将此食物链表达出来.
(2)在此食物链中,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是______,个体数量最少的是______. (3)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中的植物属于______,图中的各种动物属于______.
(4)如果这个食物链中的鹰、蛇、青蛙受到保护,则食物链中______数量增加,______数量减少. (5)图中植食动物是______,肉食动物是______. 30.如图是植物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A可看出,细胞分裂所产生的新细胞,起初在______、______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______能力。
(2)从图A到图C的过程表示______,图A到图B、D的过程表示______。 (3)图B是______组织,图D是______组织。
(4)如果这个过程发生在番茄果实的形成过程中,图D最可能发育成______,图B最可能发育成______。
(5)细胞分裂过程中,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的,其中______是遗传物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B D D B C C D D D C D D C B C B D A 二、判断题 19.对 20.对 21.错 22.错 23.对
24. 对 错 对 对 错 三、连线题
25.26.
27.
四、综合题
28.二氧化碳 淀粉 呼吸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黑暗(或遮光处理)
29.植物鹰生产者消费者植物蝗虫蝗虫青蛙、蛇、
鹰
30.形态 结构 分裂 细胞分裂 细胞分化 营养 保护 果皮 果肉 DNA 蛋白质 DN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