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途径
作者:冯学渊 李怀军
来源:《学周刊·C》2013年第12期
摘要:语文教学离不开情境创设,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恰当的教学情境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设情境的方式和途径很多,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文化背景、社会时事生活、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阐述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途径
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创设情境需要营造浓厚的感情氛围和积极高雅的教学环境。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属性,更需要创设情境,需要“情”和“境”的相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实践活动。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创设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和情感世界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文化背景、时事生活、现代媒体网络等角度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一、提供文化背景,创设情境条件
语文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有机统一,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深厚的文化知识和准确生动的背景材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材的选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闪烁着美好的人性光芒,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大多篇目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距离中学生所处的时代久远,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非常复杂。在教学时,如果单从文本本身解读难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难以把握文章主旨,驾驭作者的思想感情显得很困难。即使对文本烂熟于胸,不掌握阅读要领,也达不到阅读的目的。因此,要想对文本有通透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知人论世”,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不是教师单向传输给学生的,而是师生合作、共同探究的领域。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余让学生利用各种渠道,以札记的方式积累相关信息。
课堂教学中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分组、有目的、有分工地进行搜集、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和筛选,以求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如在教学《祭妹文》一课,可以祭文的沿革、优秀祭文的选介方式引入;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可以古代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入文本。
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哲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知识,并对学科知识进行必要和充分整合。如《过秦论》《六国论》这类文章涉及大量的史地知识,创设必要的情境会为学生深入解读课文夯实基础。
二、介入社会时事生活,创设情境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