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19 15:14: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海洋不仅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而且是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第二空间,是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遇到的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希望所在,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和开发价值,海洋经济亦称之谓“蓝色产业”。温州市委、市政府在1995年提出实施“海上温州”战略;今年提出实施“一港三城

”的发展战略和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目标,龙湾作为地处东南沿海瓯江口南岸的温州城市副中心区,既是温州市建设“海上温州”实施“一港三城”战略前沿,又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战略的腹地,为建设海洋经济大区聚集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如何做好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文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课题。为此,区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对我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一、当前我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

(一)我区发展海洋经济优势。

由于我区的区位优势,无论是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还是外部环境,发展海洋经济综合优势十分明显。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发展海洋经济的思想意识不断强化,海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份量逐年增大,发展势头良好,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优势比较突出。龙湾是一个海洋大区,拥有海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1.5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1公里,各类

海洋资源极为丰富,渔业、港口、旅游、滩涂四大主要资源得天独厚。海岸线至理论基准面的滩涂面积21万多亩,140多平方公里,已开发用于海水养殖的围塘3.4万亩。渔业方面,我区是全省海水养殖大区,也是全市最大的海水围塘养殖县(市、区)。随着永兴围垦北片、海滨围垦、天成围垦、半岛工程围垦项目不断建成,沿海高标准堤塘实现全面闭合,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海涂养殖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滩涂优势产业带生物资源丰富,鱼、虾、贝、蟹品种繁多,共有14个门类100多种,拥有丰富的锯缘青蟹、缢蛏等养殖苗种。瓯江口水域有丰富的鲻鱼、脊尾白虾、长尾对虾、刀额对虾、尖吻鲈鱼等苗种资源。在海洋港口方面,龙湾港是目前温州市最大港区,拥有龙湾、状元大型港区及三个国家二级群众渔港,是浙南、闽北和江西、湖南等地的重要港口。金温铁路直通港区、航空直达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湾港区二期扩建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长达61公里大陆海岸线可建各类吨级码头,泊位长达20公里,加之温州活跃的产业优势,为发展港口仓储运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在海洋旅游方面,依山傍海,尤其是滨海休闲渔业已初露端倪。享有瓯江篷莱之称的灵昆岛,是我市规划中旅游度假区,被誉为“东海第一堤”的永强高标准堤塘颇具特色;闻名遐迩的中秋时节梅头观潮景观,临江的炮台山遗址等等,使我区海洋旅游开发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将建的行政中心区,滨海新区、高新技术园区、扶贫开发区三大沿江工业产业带和机场大道、在建的瓯海大道二条黄金经济走廊的强大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优势为发展滨海临港产业,全面扩张海洋经济的总量和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产业平台。

2、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在我区海洋经济发展比较突出的产业是海洋渔业(一产)、海洋开采业(二产)和港口仓储和海洋运输业(三产)。作为一产的海洋渔业,发展历史悠久,近几年发展也很快,2002年海洋经济总产值达到7.4亿元,其中海洋渔业产值达2.454亿元,水产品总量1.29万吨,其他海洋产业产值4.946亿元。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发展迅猛,海水围垦养殖面积达3.4万亩,养殖户346家,总产量10126吨,总产值1.83亿元,其中贝类产品文蛤远销日本,年出口量达到4000多吨,出口创汇5000多万元。一批海水养殖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一批养殖产业大户向龙头企业迈进,全区100亩以上已达100多家,500亩以上达20多家,规模经营和主导产品的规模生产效益显著,涌现出一大批具产、供、销、加工能力的龙头养殖企业,目前,全区年产水产品产值100万元以上海水养殖企业18家。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区有386户养殖户也通过承包、转让、转租等方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经营。我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第一大围塘养殖大县(区),海洋渔业产值占大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同时,完成了《龙湾区海水养殖开发规划》、《灵昆万亩文蛤出口创汇基地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方案,一批项目列入了省、市开发项目,海水养殖业方兴未艾。一是灵昆万亩文蛤养殖出口创汇基地。该基地面积10129亩,年产文蛤3000吨,是温州市菜篮子工程(水产养殖)重点基地,基地内已经全面推行“一、二、三、四”养殖模式,即一口池塘、通过二个层次(水层、底泥层)、实行三种养殖方式(混养、轮养、套养)、生产四类产品(虾、蟹、鱼、贝)的具体综合开发利用。二是

[1] [2] 永兴围垦(南片)文蛤养殖基地,年产文蛤200吨,正在建设

中的北片面积5680亩,于今年建成投产。三是海城万亩海水围塘养殖基地,已形成开发面积9500亩。二是二产的海洋开采业主要是作为地方建材的海砂开采,开采的海砂基本能满足了我区城镇基本建设的需求,产值也相当可观(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三是港口运输业有龙湾港区、状元港区、蓝田港区、白

楼下渔业港区以及灵昆、黄石等地一些零星码头,并且与之相应产生了一定规模的海上运输能力,使我区成为温州港的重要仓储装卸基地。同时海洋产业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沿海和海岛地区的交通、电力、水利和通讯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海洋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 3、外部发展环境优越。一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龙湾位于东南沿海,瓯江口南岸,是温州城市的副中心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随着温州“一港三城”和“城市东移、南联、北拓”战略的实施以及浙南闽北地区中心城市地位的逐步确立,我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二是经济综合实力较强。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77.8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18元,今年1-11月份财政总收入9.9424亿元。三是体制机制灵活。我们龙湾凭借温州模式的体制改革先发优势,已完成了微观基础(民营经济)、市场经济(专业市场)、社会分工(区域经济)三大制度创新,市场经济的微观机制已基本形成。四是龙湾民间资金充裕,2003年1-11月份,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9.698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5.0094亿元,数量可观的民间资金和金融服务正在为寻找新的投资领域而“翘首以待”。

4、科学技术优势明显。我区养殖技术力量雄厚,各水产养殖示范区及周

边养殖区具有悠久的海水养殖历史和丰富的养殖经验。近年来我区海水围塘养殖技术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开展文蛤沙滩养殖、文蛤围塘养殖、虾蟹贝混养技术研究,海水围塘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成功推广,带动了全省海水围塘业的飞速发展。在2003年省农博会上,此项技术受到国家、省、市领导和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围塘综合利用技术上,虾蟹(青蟹)、虾贝、文蛤、缢蛏围塘立体混养生态水质管理模式技术比较成熟,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区科技进步一等奖,推动了全省围塘养殖技术革命。另外,一批富有养殖经验的龙头企业、经营大户运用先进养殖技术,到省内宁波、舟山、台州等地以及山东、江苏等省经营开发了一万多亩海水养殖基地,带动了省内外一些地方海水围塘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牢固地奠定了浙江省海水围塘养殖强区的地位。另外,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我区建立了集苗种生产、养殖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科研基地,该所雄厚科技力量,为我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在全省率先建立的首家民营水产养殖科研机构温州市灵昆海水养殖研究所和区海洋水产技术推广站,为全区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6个水产养殖基地和8家水产养殖龙头企业通过了温州放心农产品基地的认定,4个产品获省、市名、特、优农副产品金奖。 (二)劣势方面。

虽然我区海洋经济近年发展较快,但面临的问题不少,海洋经济的总量规模和发展水平与我区海洋资源大区和滨海城区的地位不适应,与周边沿海其它地区比较还有差距,近的来讲与我市乐清、瑞安、台州三门,远的与宁波、舟山等地相比,海洋经济对全区经济的贡献度不高,海洋产业占全

搜索更多关于: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 的文档
区发展海洋经济的调查和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zq0l2r49r507xn0uyq64mg6283nif00q1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